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出自於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三》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羣雞正亂叫,客至雞鬥爭。
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
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
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
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請爲父老歌:艱難愧深情!
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譯文及註釋

更多

作者:佚名
譯文
成羣的雞正在亂叫,客人來時,雞又爭又鬥。
把雞趕上了樹端,這才聽到有人在敲柴門。
四五位村中的年長者,來慰問我由遠地歸來。
手裏都帶着禮物,從榼裏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濁。
一再解釋說:“酒味爲什麼淡薄,是由於田地沒人去耕耘。
戰爭尚未停息,年輕人全都東征去了。”
請讓我爲父老歌唱,在艱難的日子裏, 感謝父老攜酒慰問的深情。
吟唱完畢,我不禁仰天長嘆,在座的客人也都熱淚縱橫不絕,悲傷之至。
註釋
柴荊,猶柴門,也有用荊柴、荊扉的。...

賞析二

更多

作者:佚名
這第三首,敘述鄰里攜酒深情慰問及詩人致謝的情景。通過父老們的話,反映出廣大人民的生活。
“羣雞正亂叫,客至雞鬥爭”,羣雞的爭鬥亂叫也是暗喻時世的動盪紛亂,同時,這樣的畫面也是鄉村特有的。正是雞叫聲招來了詩人出門驅趕羣雞、迎接鄰里的舉動,“驅雞上樹木,始聞扣柴荊”,起首四句,用語簡樸質實,將鄉村特有的景緻描繪了出來,而這種質樸,與下文父老鄉鄰的真摯淳厚的情誼相契合。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父老”說明了家裏只有老人,沒有稍微年輕的人,這位後文父老感傷的話張本,同時爲下文的“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作鋪墊“問”有問候、慰問之義,同時在古代還有“饋贈”...

創作背景

更多

作者:佚名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載)爆發的“安史之亂”,不僅使一度空前繁榮的大唐王朝元氣大傷,更給天下百姓帶來難以言喻的深重苦難。次年,長安陷落。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與平民百姓一樣,不幸被戰爭的狂潮所吞噬,開始了輾轉流離的生活,親身體驗了戰禍的危害。
公元757年(唐肅宗至德二載)舊曆五月,剛任左拾遺不久的杜甫因上書援救被罷相的房琯,觸怒肅宗,差點沒砍掉腦袋,但從此肅宗便很討厭他,閏八月,便命他離開鳳翔。詩人此行從鳳翔回鄜州羌村探望家小,這倒給詩人一個深入民間的機會。杜甫回羌村前已有十多個月...

賞析

更多

作者:佚名
敘述鄰里攜酒深情慰問及詩人致謝的情景。通過父老們的話,反映出廣大人民的生活。
“羣雞正亂叫,客至雞鬥爭”,羣雞的爭鬥亂叫也是暗喻時世的動盪紛亂,同時,這樣的畫面也是鄉村特有的。正是雞叫聲招來了詩人出門驅趕羣雞、迎接鄰里的舉動,“驅雞上樹木,始聞扣柴荊”,起首四句,用語簡樸質實,將鄉村特有的景緻描繪了出來,而這種質樸,與下文父老鄉鄰的真摯淳厚的情誼相契合。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父老”說明了家裏只有老人,沒有稍微年輕的人,這位後文父老感傷的話張本,同時爲下文的“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作鋪墊“問”有問候、慰問之義,同時在古代還有“饋贈”的進一步含...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fanti.dugushici.com/mingju/13066
猜你喜歡: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