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裏。

出自於張可久的《清江引·秋怀》

朝代:元代

作者:張可久

原文: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裏。

譯文及註釋

更多

作者:佚名
譯文
西風送來萬里之外的家書,問我何時歸家?鴻雁在紅葉滿山的季節呼喚着同伴南遷,而離人卻對着黃花遍地的景色沉醉其中,聽着雨打芭蕉的聲音,卻只能籍着秋夜的清涼,但願做個好夢,能夢迴家鄉探望親人。
註釋
清江引:曲牌名。
紅葉天:秋天。紅葉,楓葉。深秋楓葉紅遍,霜林如醉。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黃花地:菊花滿地。
“芭蕉”句:

創作背景

更多

作者:佚名
此小令爲作者秋風中接到遠自萬里之外寄來的家信時,內心流露出的真情實感,具體作年不詳。
參考資料:
1、
蔣星煜 等.元曲鑑賞辭典.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935-936

賞析

更多

作者:佚名
秋風中接到家信,遠自萬里之外寄來,諄諄“問我歸期未”,這兩句從空間和時間的兩個方面表現了“我”與“家”的暌隔。而詩人未對來信的殷望作任何正面的答覆,僅是鋪排了自己所處客鄉的秋景。“紅葉天”、“黃花地”,顯然受了《西廂記·長亭送別》中“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的啓導,而《西廂記》又是移用了范仲淹《蘇幕遮》詞的“碧雲天,黃葉地”,亦爲感秋之作。紅葉黃花勾勒了清秋的輪廓,色彩鮮明,但卻有一種蒼涼冷頹的情韻。尤其是作者在這一背景中添現了“雁”、“人”的活動主角,且雁啼於天,人醉於地,便使這種蒼涼...

鑑賞一

更多

作者:佚名
應該說這個概括在這首短小精悍的曲裏能夠得到很好的體現,至於熔鑄名句這點,恐怕元曲三百首裏沒有多少非香豔的題材的作品能跳出唐宋的成就。
回到曲上,“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看似簡單,實則也簡單明瞭,直奔主題,唯一比較特別之處是以西風送信,這個並不是很多見,古人一般是魚傳尺素,雁寄歸思,青鳥傳音,西風送信便是把西風擬人,賦予看似凜冽的西風一點人情味;問我歸期未,平實卻親切,彷彿正面對面問話一般。又令我想起“道是歸期未有期”這種情懷,有點淡淡哀愁。可見,這兩句應該沒有經過太多斟酌,完全是作者的真情實感的流露,因此讀來也沒有絲毫矯揉造作之感。
“雁啼紅葉...

鑑賞二

更多

作者:佚名
秋風中接到家信,遠自萬里之外寄來,諄諄“問我歸期未”,這兩句從空間和時間的兩個方面表現了“我”與“家”的暌隔。而詩人未對來信的殷望作任何正面的答覆,僅是鋪排了自己所處客鄉的秋景。“紅葉天”、“黃花地”,顯然受了《西廂記·長亭送別》中“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的啓導,而《西廂記》又是移用了范仲淹《蘇幕遮》詞的“碧雲天,黃葉地”,亦爲感秋之作。紅葉黃花勾勒了清秋的輪廓,色彩鮮明,但卻有一種蒼涼冷頹的情韻。尤其是作者在這一背景中添現了“雁”、“人”的活動主角,且雁啼於天,人醉於地,便使這種蒼涼...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fanti.dugushici.com/mingju/10119

張可久

張可久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後)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並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爲“二張”。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