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爲政舉措

作者:佚名 政治 漢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勢比較穩定,國家經濟狀況也比較好,另一方面諸侯王國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邊境匈奴襲擾不斷,而封建統治思想尚待確立。 加強中央集權 爲加強中央集權,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即允許諸王將自自己的土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諸侯國。內容主要是:諸侯王的王位除了由嫡長子繼承以外,還可以用“推恩”(也就是廣佈恩惠,讓更多的人來享受特權)的形式把其他的兒子在本侯國內分封。新的侯國就脫離原來王國的限制,地域獨立,而且政治權力也基本被剝奪,受當地郡縣官吏的管轄。這樣,就使原來獨立的地方王國自動地將權力上交給了國家。此後,地方的王與侯僅僅享受物質上的特權,即享用自己封地的租稅。但是沒有了以前的政治特權。武帝還找藉口,一次就削去當時一半的侯國。漢武帝奠定了中國大一統的政治格局。 設立中朝 在惠帝、文帝、景帝期間,丞相大多主要是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禮遇,漢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經常會藉口打壓殺死丞相,導致朝中大臣不願意接任丞相之職。爲貫徹自己的命令,他便設立中朝,尚書檯也是這一時期出現的。漢武帝削弱丞相的權力還有一個很有利的條件,這就是原來做丞相的都是開國的功臣,他們已經年老,或者去世。漢武帝便利用這個有利的時機來讓衆多的儒生代替元老們,掌握國家政權,同時通過打擊丞相來加強自己的權力。在公元前年,漢武帝便讓平民出身的儒生公孫弘來做丞相,這樣就改變了以前總是由貴族來做丞相的慣例。 建立年號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公元前年漢武帝以當年爲元鼎四年,並追改以前爲建元,元光,元朔 元狩,每一年號六年。但根據一些出土的文物來看,上面都標有建元、元光等年號,證明建元、元光等年號並非後來追命。 設立刺史 爲了進一步加強君主權力,漢武帝用派御史的方式對地方的豪強、官吏進行監督。公元前年,將全國分成了十三個監察區,每個區叫做部,每部派出一名刺史,中央的刺史叫做司隸校尉,其他十二個州都叫刺史。 刺史的地位在當時是相當高的,相當於欽差大臣,而且是常年的,在地方還有自己的辦公地點。就"刺史"名字本身來說,其實它已經具備了這種特點。"刺"即是刺舉,也就是偵視不法,"史"是指皇帝派出的使者。 五用人方針 漢武帝時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過任子制度使子孫當官;有錢人可通過“貲選”當官;先賢的後裔可以受照顧,如賈誼的兩個兒子就被關照當了郡守。然而,尤爲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纔是舉、不拘一格。如皇后衛子夫是從奴婢中選拔出來的。衛青、霍去病分別是從奴僕和奴產子中選拔出來的。而丞相公孫弘、御史大夫兒寬,以及嚴助、朱買臣等人都是從貧苦平民中選拔上來的;-御史大夫張湯、杜周和廷尉趙禹則是從小吏中選拔出來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漢武帝任用的一些將軍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磾(音:jin'mi'di)這樣一位匈奴的俘虜在宮中養馬的奴隸,竟然與霍光、上官桀一齊被選拔爲託孤的重臣。這些情況說明漢武帝選拔人才是不受階級出身與民族差別限制的。 漢武帝用人標準是惟纔是舉,“博開藝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學”,“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者,可爲將相及使絕國者”。意思是隻要願爲漢朝事業奮鬥,有藝能、有才幹的人,能爲將相和可以出使遙遠國度的人都可任用。 正因如此,漢武帝時人才濟濟。班固就驚歎地說:“漢之得人,於此爲盛!”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值得認真研究的。 罪己詔 徵和四年(公元前年),漢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給百姓造成了痛苦,從此不再窮兵黷武、勞民傷財,甚至表白內心悔意。這就是《輪臺罪己詔》。這份詔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詔。 軍事 西漢時期,尤其是漢武帝時期開始,國力強盛,擊敗強大的匈奴帝國,遠征西域大宛,臣服西域,收服兩越,通西南夷,東滅朝鮮,設立西域“都護校尉”,正式將西域納入中華版圖,正是從西漢開始,奠定了今天中華的版圖疆域;西漢是漢朝疆域最大的時期,北極漠北、西愈蔥嶺、東到朝鮮、南到大海;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第一次把中國的目光投向了世界,漢使到達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印度)、于闐、扜罙、犁軒(埃及亞歷山大港)及諸旁國。開拓了鏈接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其中最遠到達的犁軒位於埃及亞利山大港,這是漢朝使節到達的最遠國家。歐亞非的絲綢貿易就此成型。 擊潰匈奴 從公元前年至年,漢武帝派兵和匈奴進行了多次作戰。其中決定性的戰役有三次:河南之戰、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 公元前年,匈奴貴族以兩萬騎入侵上谷(河北懷來縣)、漁陽。漢武帝派青年將領衛青率萬騎出雲中(內蒙托克托縣),西至隴西(甘肅東部),收復河套地區,掃除匈奴進犯的軍事據點。-衛青採取迂迴進攻的方法,從後路包抄,一舉趕走匈奴的樓煩王和白羊王,解除了長安的威脅。 於是,漢武帝在那裏設朔方郡、五原郡,移民萬屯墾,又重新修了秦代的舊長城,派兵駐守。衛青升爲長平侯。 公元前年,衛青率騎兵趕走了匈奴的右賢王,生擒匈奴王子餘人,凱旋而歸。漢武帝破格提升衛青爲大將軍,成爲全軍的統帥。 第二年,在和匈奴的戰鬥中又涌現出一位歲的將領霍去病。他是衛青的外甥。一次,他一馬當先,率領騎兵突進匈奴營地幾百裏,取得大勝。漢武帝據此封他爲冠軍侯,給他造了一座闊氣的房子,讓他去看。霍去病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爲!”。 公元前年。漢武帝派霍去病出隴西,越過焉支山(甘肅山丹縣東南胭脂山)西進,入匈奴境千餘里,和匈奴軍短兵肉搏,大獲全勝。-同年夏天,霍去病第二次西征,越居延澤(內蒙古居延海),攻到祁連山,大破匈奴軍,河西的匈奴貴族損失慘重。同年,匈奴貴族內部分裂,渾邪王率四萬人降漢。這次戰役後,漢在這裏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歷史上稱“河西四郡”。從此打開了漢通西域的道路。 公元前年的漠北戰役規模最大。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率萬騎兵,幾十萬步兵,分別從定襄郡(內蒙呼和浩特東南)和代郡(河北蔚縣)出發,共擊匈奴單于(匈奴首領)於漠北。 衛青北進千餘里渡過大沙漠(戈壁沙漠),直抵闐顏山(蒙古杭愛山脈),殲敵.萬餘人。霍去病深入多公里,追擊匈奴左賢王兵到狼居胥山(蒙古肯特山),俘敵.萬餘人,飲馬瀚海,到達今天的貝加爾湖(俄羅斯)。 漠北之戰給匈奴以致命打擊,出現了“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的局面。從此,匈奴北徙漠北並西遷。漢北自朔方,西至令居(甘肅永登),以萬吏卒屯田,加強防守。 漢武帝取得抗擊匈奴的戰爭的勝利,使國家更加統一,長城內外“馬牛放縱,畜積布野”,爲經濟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極爲有利的條件。匈奴帝國開始走向衰落。- 開拓西域 遠征大宛:大宛,地處烏茲別克費爾幹納盆地,張騫出使西域後,漢武帝爲了得到汗血馬於是命使者,帶黃金二十萬兩及一匹黃金鑄成的金馬去大宛國都,求換汗血馬。但大宛國王毋寡以汗血馬爲大宛國寶而拒絕,漢朝使節就在毋寡面前,破口大罵,並把金馬擊碎,掉頭而去,毋寡因而大怒並殺死使團,奪走金銀財寶。漢武帝聞使者被殺,財物被劫,不禁大怒,立命李廣利任貳師將軍,發兵數萬遠征大宛。太初四年(公元前年),漢武帝命李廣利遠征大宛。漢軍人多勢衆,聲勢浩大,沿途小國不敢對抗,紛紛開城出迎,供給食糧和飲水。只有輪臺(新疆輪臺)抗拒漢軍,閉城緊守。漢軍攻數日,破城,屠輪臺,此後無人敢擋。直襲大宛都城貴山城,首先切斷其水源,然後將貴山城團團包圍,日夜攻打,破其外城,殺大宛勇將煎靡。大宛統治集團內部終於發生內訌,其貴人多怨大宛王毋寡,於是共同殺死毋寡,遣使持毋寡首級赴漢營求和,表示願將良馬驅出供漢軍挑選,從此大宛服屬西漢。李廣利命搜粟都尉上官桀攻打鬱成城。經過激戰,鬱成城守軍終於抵敵不住,戰敗投降,鬱成王逃往康居。上官桀率軍追至康居,向康居要人。康居見大宛已破,遂將鬱成王交與上官桀。上官桀手下上邽騎士趙弟在途中殺鬱成王。漢軍擊敗大宛,威震西域。西域諸國紛紛遣子弟入漢貢獻,並作爲人質。西域臣服。 車師(姑師)之戰:元封三年(公元前年),漢武帝令從票侯趙破奴擊破姑師,威震烏孫、大宛等西域諸國。徵和四年(公元前年),漢武帝令重合侯莽通(一稱馬通)率萬騎兵擊匈奴,途經車師北。莽通令成娩率軍中樓蘭、尉犁、危須等西域國兵,進攻車師,以掃除大軍前進的障礙。國兵將車師團團包圍,車師投降,臣屬於漢。 樓蘭之戰:元封三年(公元前年),漢武帝命從票侯趙破奴率兵數萬擊姑師(車師)及樓蘭。姑師也多次襲殺漢使。趙破奴令數受樓蘭追殺、攔截之苦的王恢爲先鋒,率人,攻破樓蘭,俘樓蘭王。樓蘭降服於西漢。 龜茲之戰:漢武帝通西域後,李廣利破大宛回軍途經扞彌,恰逢賴丹要去龜茲爲質。李廣利派人責問龜茲王,龜茲王聽從姑翼之議,派兵攻殺賴丹,後又害怕,遂上書謝罪。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年),長羅侯常惠,監護烏孫發兵萬大破匈奴後,回朝途中,上書請擊龜茲,以償殺賴丹之罪,常惠調集龜茲以西諸兵萬人,又遣副使調集龜茲東面諸國兵萬人,令烏孫發兵千,從三面進擊龜茲。龜茲王極爲驚恐,急忙相告,殺賴丹是前王聽信貴人姑翼所幹,於己無關,並執姑翼來見常惠。常惠斬姑翼,罷兵。 莎車之戰:漢武帝通西域後,莎車與西漢建立了友好關係,不斷遣子入漢爲質。漢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年),衛候馮奉世護送大宛等國使臣回國,途經鄯善國伊脩城,駐守於此的漢都尉宋將向他報告了莎車的不軌行爲。此時,西域都護鄭吉在北道諸國間。馮奉世與副使嚴昌商議,認爲如不立即攻莎車,待其勢力強大將難以制服,那樣必然危及漢在西域的統治。於是馮奉世下令調集諸國之兵,進擊莎車,破莎車城,呼屠徵自殺。馮奉世另立莎車王其他昆弟爲王。其餘諸國叛亂也被平息,恢復了西漢在這裏的統治。 征服朝鮮 公元前年,漢武帝派兵由水、陸兩路進攻,滅亡盤踞在朝鮮半島北部的衛氏朝鮮。公元前年,漢武帝統一其舊域後,在那裏劃分地方行政區域,設置了樂浪郡(約在今朝鮮平安南道,治所朝鮮縣城是故衛氏朝鮮都城王險城,位於今平壤大同江南岸)、玄菟郡(約在今朝鮮咸鏡道)、真番郡(約在朝鮮黃海道、京畿道各一部)、臨屯郡(約在今朝鮮江原道),史稱“漢四郡”。四郡其下各轄若干縣,郡縣長官由漢朝中央派遣漢人擔任。很顯然,“漢四郡”的設置,說明漢武帝已經將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納入了漢帝國的統治範圍。 開拓閩越 漢武帝元鼎五年春,殺南越王、王太后及漢使,殲滅韓千秋軍。是年秋,武帝遣路博德、楊僕等兵分五路沿水道征討南越。元鼎六年冬,漢軍攻克南越國都番禺,生擒南越王相呂嘉。南越亡。漢在南越設立南海,儋耳、珠奎、蒼梧、玉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郡。元鼎六年秋,武帝下令分兵征討東越。至元封元年(前年),各路漢軍進至東越國境,原越建成侯敖與繇王居股合謀,殺餘善降漢。武帝鑑於閩越地勢險惡,其人又多次圖謀反漢,詔命各路將領將當地民衆遷徙到江、淮地區。閩越遂亡。至此,長期處於半割據狀態的東越、南越地區,均歸屬漢朝,南邊的疆域到達今天越南的南部。 開拓西南 漢建元六年(公元前年),漢武帝武帝乃拜唐蒙爲郎中將,從巴蜀笮關入夜郎,招降了夜郎侯多同,將其地劃入犍爲郡。蜀郡西部的邛、笮(西夷)部的君長亦請求歸附,“如南夷(夜郎)例”“蜀人司馬相如亦言西夷邛、笮可置郡”。於是漢朝於元光五年(公元前年)命司馬相如使西夷,在西夷邛、笮地區設一都尉,餘縣,均屬蜀郡管轄。 元狩三年(公元前年),漢朝積極準備重新開拓西南夷,元鼎六年(公元前年),漢朝軍隊平南越,接着“行誅隔滇道者且蘭,斬首數萬,遂平南夷爲牂牁郡。夜郎侯始依南粵,南粵已破,還誅反者,夜郎遂入朝。上以爲夜郎王”。漢朝全部控制了夜郎地區。接着又誅反抗漢朝的邛君、笮侯,冉駹等部皆震恐,請求置吏,漢朝便“以邛都爲粵(越)嶲郡,笮都爲沈黎郡,冉駹爲文山郡,廣漢西白馬爲武都郡”。將蜀西部的西夷地區完全納入漢朝的統治之下。漢朝曾以誅南夷兵威招降滇王,但遭到滇的聯盟諸部勞浸、靡莫的反對,漢朝便於元封二年(公元前年)出兵擊滅勞浸、靡莫,“以兵臨滇,滇王始首善,舉國降,請置吏入朝”。於是漢朝在滇國境內設益州郡,賜滇王印,令其復長其民。至此,漢朝基本上將西南夷地區納入其統治範圍。 經濟 改革幣制 漢武帝統治時期,由於對外征伐不斷,中央財政從此前“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 的豐盈一變而爲入不敷出的困局。“而富商大賈或蹛財役貧,轉榖百數,廢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給。”富商大賈富可敵國,恰與窘困的中央財政形成了鮮明對比。中央政府除了靠鬻武功爵等方式快速增加財政收入外,“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而不佐國家之急,黎民重困。於是天子與公卿議,更錢造幣以贍用,而摧浮淫併兼之徒。”增加中央財政收入,打擊大商人,此即漢武帝幣制改革的初衷。故漢武帝即位後,爲了中央政府在經濟管理和政治統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視解決幣制問題,先後進行了六次幣制改革,基本解決了漢初以來一直未能解決的幣制問題。一方面穩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將地方的鑄幣權重新統一於中央。六次改革後三官五銖的發行一舉解決了困擾西漢金融多年的私鑄、盜鑄問題,漢武帝的幣制改革至此取得了較大成功。 鹽鐵官營 鹽鐵官營自漢代延續至今,鹽鐵茶主要仍由政府及國企控制。這項制度實施,使國家獨佔國計民生意義最重要的手工業和商業的利潤。 文化 思想 思想上,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經濟上採納桑弘羊的主張,由政府直接經營運輸和貿易;軍事上任用衛青、霍去病爲大將,解除了匈奴的威脅,統一今兩廣一帶,推動了經濟文化的發展。他能詩善賦,重用四方文人賢士、重視文化建設。歷史上第一次由政府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徵集圖書,廣開獻書之路。又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各類圖書,皆在數十年間廣充祕府,史稱“書積如丘山”。當時政府藏書處所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皇宮有“延閣”、“廣內”、“祕室”之府,藏書達卷。皇室和政府藏書空前豐富。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記載的國家圖書館。 獨尊儒術 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漢武帝創造了數個第一,聽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表彰六經”就是把儒家學說作爲封建正統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學說的讀書人,均受排斥,武帝還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舉辦太學。太學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以儒家五經爲主要教材,不學習其他各家學說。“罷黜百家,表彰六經”在中華傳統文化舞臺上獨領風騷兩千餘年,受到歷代統治者所推崇。但是漢武帝並非限制其他各家的發展,只是大力提倡儒家的發展儒法結合,即所謂的“儒表法裏”。比如夏侯始昌既研習儒家又通曉陰陽五行家;宰相公孫弘兼治儒法兩家;主父偃以縱橫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馬談司馬遷以黃老學說起家。 太初改歷 太初元年(公元前年)改太初曆,以正月爲歲首,色尚黃。《太初曆》的制訂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性的一次曆法大改革,是中國文明在世界天文學上的不朽貢獻。《太初曆》的科學成就,首先在於曆法計算上的精密準確。中國漢初以前,主要採用“古六歷”(黃帝、顓頊、夏、殷、周、魯)中的《顓頊歷》。 創立太學 漢武帝創建太學、鄉學,設立舉賢制度,形成了中國獨特的文官制度。 樂府 樂府一名本指管理音樂的官府。漢武帝在掌管雅樂的太樂官署之外,另創立樂府官署,掌管俗樂,收集民間的歌辭入樂。“采詩夜誦,有趙、代、秦、楚之謳”、“以李延年爲協律都尉,多舉司馬相如等數十人造爲詩賦,略論律呂,以合八音之調,作十九章之歌”。後人把樂府機關配樂演唱的詩歌,也稱樂府。- 外交 溝通西域 中國傳出了冶鐵術、鑿井術、絲綢製造、漆器製造等技術,西方(域)傳入胡(黃)瓜、胡豆、胡麻、石榴、胡蘿蔔、葡萄、汗血馬、核桃、天馬等。中原大量的絲織品和金屬工具向西輸送,鑄鐵技術,井渠法也傳到西域,歷史意義重大。 開闢絲綢之路 西域同內地的聯繫開始於遙遠的歷史年代,到公元前 世紀左右,西域分爲三十六國,互不統屬。在天山以北的準噶爾草原有烏孫、且彌等國;在天山以南,崑崙山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地區,又分爲南道諸國和北道諸國。 北道諸國有龜茲(新疆庫車)、疏勒、焉耆(新疆焉耆)、車師(新疆吐魯番)等較大的國家。南道諸國有莎車(新疆莎車)、于闐(新疆和田)、樓蘭(新疆羅布泊西)等國。 漢武帝任命張騫爲中郎將,率領三百多隨員,攜帶大批金幣絲帛以及牛羊向西域進發。張騫到達烏孫後,原定目的雖未達到,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國。 元鼎二年(公元前年)張騫回來,烏孫派使者幾十人隨同張騫一起到了長安。此後,漢武帝派出的使者還到過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鹹海與裏 海間)、條支(安息屬國)、犁軒(附屬羅馬的埃及亞歷山大城),中國使者還受到安息專門組織的二萬人的盛大歡迎。自此,絲綢之路正式開通。開闢了鏈接東到長安,西到羅馬帝國,最遠至埃及亞歷山大的貿易通道。 元封三年(公元前年),漢武帝命趙破奴率軍進攻樓蘭、車師 ,並在酒泉(甘肅酒泉)至玉門關一帶設立亭障,作爲供應糧草的驛站和防守的哨所。太初元年(公元前年)漢武帝派李廣利出征大宛,擊敗大宛後,西域的交通更加通順。西漢又在樓蘭、渠犁(新疆塔里木河北)、輪臺(新疆庫車縣東)等地設校尉管理屯田,這是漢在西域最早設置的軍事和行政機構,實際上西域已經正式納入中華版圖。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漢的第7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劉徹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漢武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徵和四年劉徹下罪己詔。公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諡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於茂陵。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