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著述

作者:佚名 莊子的代表作品《莊子》,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爲”。 書目 《內篇·逍遙遊》、《內篇·齊物論》、《內篇·養生主》、《內篇·人間世》、《內篇·德充符》、《內篇·大宗師》、《內篇·應帝王》、《外篇·駢拇》、《外篇·馬蹄》、《外篇·膾篋》、《外篇·在宥》、《外篇·天地》、《外篇·天道》、《外篇·天運》、《外篇·刻意》、《外篇·繕性》、《外篇·秋水》、《外篇·至樂》、《外篇·達生》、《外篇·山木》、《外篇·田子方》、《外篇·知北遊》、《雜篇·庚桑楚》、《雜篇·徐無鬼》、《雜篇·則陽》、《雜篇·外物》、《雜篇·寓言》、《雜篇·讓王》、《雜篇·盜跖》、《雜篇·說劍》、《雜篇·漁父》、《雜篇·列禦寇》、《雜篇·天下》 精講 《莊子》亦稱《南華經》,道家經典著作之一。書分內、外、雜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戰國中晚期逐步流傳、揉雜、附益,至西漢大致成形,然而當時所流傳的,今已失傳。如今所傳三十三篇,已經郭象整理,篇目章節與漢代亦有不同。一般認爲,內篇是莊子所做。內篇大體可代表戰國時期莊子思想核心,而外、雜篇發展則縱橫百餘年,參雜黃老、莊子後學形成複雜的體系。司馬遷認爲莊子思想“其要歸本於老子”。然而就莊子書中寓言、義理及《天下篇》對老子思想所評述,老子與莊子思想架構有別,關懷亦不相同,所謂“道家”思想體系與《莊子》書,實經過長期交融激盪,經漢代學者整理相關材料,方纔編定。 莊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筆變化多端,並採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其超常的想象和變幻莫測的寓言故事,構成了莊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塵外,怪生筆端。”(劉熙載《藝概·文概》)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後學者著有《莊子》(被道教奉爲《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漢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分爲:外篇、內篇、雜篇。其中內篇七篇,一般定爲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後來道家的作品。 《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它和《周易》、《老子》並稱爲“三玄”。魯迅先生說過:“其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爲後世傳誦。 司馬遷在《史記》用精煉的一二百字介紹了莊子的生平,並未提起莊子的字,字子休是由唐人提出的。說他著書十餘萬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漁父》、《盜跖》、《胠篋》等篇,都是用來辨明老子的主張的。《莊子》共三十三篇,分“內篇”、“外篇”和“雜篇”三個部分(“內篇”七篇 ,“外篇”十五篇, “雜篇”十一篇)一般認爲“內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莊子所寫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認爲是莊子的弟子們所寫,或者說是莊子與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寫成的,它反映的是莊子真實的思想;“雜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複雜些,應當是莊子學派或者後來的學者所寫,有一些篇幅就認爲肯定不是莊子學派所有的思想,如《盜跖》、《說劍》等。內篇最集中表現莊子哲學的是《齊物論》、《逍遙遊》、《大宗師》等。 莊子的文章結構,比較奇特。看起來並不嚴密,常常突兀而來,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變化無端,有時似乎不相關,任意跳蕩起落,但思想卻能一線貫穿。句式也富於變化,或順或倒,或長或短,更加之詞彙豐富,描寫細緻,又常常不規則地押韻,顯得極富表現力,極有獨創性。 莊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渾飛越,想象的奇特豐富,情致的滋潤曠達,給人以超凡脫俗與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獨樹一幟,他的文章體制已脫離語錄體形式,標誌着先秦散文已經發展到成熟的階段,可以說,《莊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莊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漢族,宋國蒙(今河南省商丘市東北梁園區蒙牆寺村)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之一。莊子祖上系出楚國公族,後因吳起變法楚國發生內亂,先人避夷宗之罪遷至宋國蒙地。莊子生平只做過地方漆園吏,因崇尚自由而不應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爲“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爲“老莊哲學”。代表作品爲《莊子》以及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