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介紹

作者:佚名 何景明(公元1483—1521年),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信陽溮河區人。自幼聰慧,八歲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歲中進士,授中書舍人,並任內閣。正德初,宦官劉瑾擅權,何景明謝病歸。劉瑾誅,官復原職。官至陝西提學副使。是明代“文壇四傑”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與李夢陽並稱文壇領袖。其詩取法漢唐,一些詩作頗有現實內容。性耿直,淡名利,對當時的黑暗政治不滿,敢於直諫,曾倡導明代文學改革運動,著有辭賦32篇,詩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復集》38卷。墓地在今信陽師範學院大復山。 何景明性耿介,鄙榮利,對當時政治黑暗不滿。在《玄明宮行》等詩中諷刺了皇室的奢欲和劉瑾的用權;在《盤江行》等詩中揭露了官軍屠掠人民的罪行;在《興隆祀丁曲》、《羅女曲》、《平壩城南村》、《偏橋行》等詩中。 何景明知識淵博,天文、地理、律法、歷數、陰陽、醫卜諸家“備造其妙”,人稱其“咳吐珠璣,人倫之雋。”“天才俊逸、意匠圓融、藝苑千秋、斯爲獨步。” 何景明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在“七子”中,他的地位僅次於李夢陽,“天下語詩文,必並稱何、李”(《明史·何景明傳》)。他也主張文宗秦、漢,古詩宗漢、魏,近體詩宗盛唐。他在《述歸賦》中披露自己的文學思想是“於古人之文,務得其宏偉之觀,超曠之趣”;“不墜古人之餘烈”。這在打擊明代前期盛行的臺閣體詩文及八股文上,有一定積極作用。正德年間,他這種主張產生頗大影響,“四方學士感願知先生,車馬填門巷”(《何大復先生年譜》)。著有《大復集》38卷。 1987年7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又出版發行了《何大復集》(點校本)。《明史》有其傳記,《皇明名臣言行實錄》、《陝西省志》、《河南省志》、《汝寧府志》、《信陽州志》等皆有何景明專章。河南巡撫蔡汝楠曾爲他在汝南天中山下立祠並親撰碑文。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何景明、李白杜甫高適和李夢陽而立。何景明著作多收入《四庫全書》,而《四庫全書》又被翻譯許多種外國文字。1983年,信陽師院成立了“何景明研究室”。1984年3月,日本學者慕名前來拜謁何景明墓,並與師範學院進行了學術交流。1986年全國何景明學術研討會在信陽召開。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信陽溮河區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宦官劉瑾擅權,何景明謝病歸。劉瑾誅,官復原職。官至陝西提學副使。爲“前七子”之一,與李夢陽並稱文壇領袖。其詩取法漢唐,一些詩作頗有現實內容。有《大復集》。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