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ㄐㄧㄥ ㄒㄧ

涇溪

朝代:唐代

原文:

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

譯文及註釋

更多

作者:佚名
譯文
涇溪裏面礁石很險浪很急,人們路過的時候都非常小心,所以終年都不會聽到有人不小心掉到裏面淹死的消息。
恰恰是在水流緩慢沒有礁石的地方,卻常常聽到有人被淹死的消息。
註釋
①涇(jīng)溪:一作涇川,又名賞溪。在今安徽涇縣。源出旌德縣南,北流至涇縣西入青弋江。李白《涇溪東亭寄鄭少府諤》有“欲往涇溪不辭遠,龍門蹙波虎眼轉”。《別山僧》有“何處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涇溪”。另有《涇溪南藍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

創作背景

更多

作者:佚名
涇溪,在安徽省東南部。源出旌德縣南,北流至涇縣與賞溪匯合,西北向流人蕪湖。涇縣至蕪湖的河段,今名青弋江,多暗礁險灘,水流湍急。《唐風集》注爲杜荀鶴所作,《全唐詩》中,此詩亦歸於羅隱名下,羅隱爲浙江富陽人,似未來過涇縣,杜荀鶴爲安徽池州人,與涇縣相去不遠,乃近水樓臺,作者當以杜荀鶴爲是。
參考資料:
1、
李元洛編著,李元洛新編今讀唐詩三百首,嶽麓書社,2013.01,第131頁

賞析

更多

作者:佚名
詩寫得曲折,理析得透徹。短短的二十八個字中,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妙的生命辨證。 南宋詩人姜夔在總結前人詩歌創作經驗時,用四個高妙來說明優秀作品:“(1)礙而實通曰理高妙;(2)事出意外曰意高妙;(3)寫出幽微,如深潭見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剝落文彩,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杜荀鶴的《涇溪》詩正是理高妙的傑作。從表面看,詩的事理是礙而不通的。因爲行舟水上,遇險不傾,平流卻覆,似乎不合常理。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37832
猜你喜歡:
哲理 寫水 寫人

杜荀鶴

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於宮詞。官至翰學士知製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衆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爲《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蹟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鑑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杜荀鶴其他詩詞更多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