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紀念場所

作者:佚名 人物故居 小橋流水人家 ——元代戲劇家馬致遠故居 在京西門頭溝區王平鎮的韭園村西落坡小山村內,有一元代古宅,村民們世代相傳說這裏就是馬致遠故居。 在我國的文學史上,元代的戲劇可以說是燦爛輝煌的一頁,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大戲劇家和很多優秀的劇本。而且很多戲劇家都是大都(北京)人,比如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中的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他們的劇本經常在大都西城磚塔衚衕裏的勾闌瓦舍中演出,有時他們還親自粉墨登場。元代的很多劇目,像關漢卿的《竇娥冤》、《望江亭》、王實甫的《西廂記》、馬致遠的《漢宮秋》(即《漢明妃》或《昭君出塞》)等,現在也是久演不衰。北京可以說是我國戲劇的發祥地之一。 元代衆多戲劇家的生平資料都很少,多見於專門介紹元代戲劇家及作品的書籍《錄鬼簿》、《青樓集》中。現在,惟一有線索的只有大戲劇家馬致遠的故居。 故居所在的韭園村是“王平古道”的道口,“王平古道”經門頭溝區王平、大臺、木城澗、莊戶村、千軍臺、張家村、七裏墳等村鎮,到軍響鄉又和京西大道會合。韭園村由韭園村、東落坡村、西落坡村和橋耳澗村四村組成。馬致遠故居在西落坡村,坐西朝東,是一座大四合院。故居門前是小橋流水,門前的影壁牆上寫着“馬致遠故居”,並有馬致遠生平的介紹。繞過影壁就來到院子裏。院子很大,西北東南四面都有房間,每面三五間。因長久沒有人居住,現已破舊得很厲害,院內野草叢生,雜物滿地。馬致遠的名曲《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不失爲對京西古道滄桑的寫照。 據《中國文學史》和其它一些資料記載,馬致遠(1250—1324年)字千里,號東籬。大都(北京)人。有“姓名香貫滿梨園”之稱,是當時文學組織“貞元書會”的主要成員。馬致遠因不滿官場的腐敗,隱居山林,過着“酒中仙、塵外客、林中友、曲中游”的生活。這山林在何處並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但韭園村的西落坡村村民們世世代代相傳,這裏就是馬致遠故居。由此可以看出,民衆對這位大戲劇家的熱愛。人們也更願意相信他的另一首名曲《清江引·野興》:“西村日長人事少,一個新蟬噪。恰待葵花開,又早蜂兒鬧,高枕上夢隨蝶去了。”寫的就是西落坡村。 紀念館 馬致遠紀念館位於河北省東光縣普照寺院內西南方向。硃紅色的大門兩側,黑色的高高門柱上由中國楹聯學會理事,省楹聯學會副會長朱惠民撰聯並書寫的對聯:七百年面目全非不復存古道西風瘦馬;十萬裏江山大變尚容有小橋流水人家。對聯把馬致遠的代表作巧妙地融入,七百年前的風景彷彿依然在目,七百年的時光恍若一瞬,呼啦啦翻開的歷史畫頁中,新時代祖國日新月日的大好河山靜然呈現眼前,懷想與沉思中,馬致遠向我們靜靜走來。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