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出自於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及註釋

更多

作者:佚名
譯文
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
鐘山也只隔着幾重青山。
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
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着我回家呢?
註釋
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2.綠:吹綠。
3.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蘇鎮江市。
4.瓜洲:鎮名,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郊,即今揚州市南部長江邊,京杭運河分支入江處。
5.一水:一條河。古人除將黃河特稱爲“河”,長江特稱爲“江”之外,大多數情況下稱河流爲“水”,如
汝水、漢水、浙水、...

賞析五

更多

作者:佚名
詩以“泊船瓜洲”爲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麼近,中間隔一條江水。“一水間”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頃刻就到。
次句“鐘山只隔萬重山”,以依戀的心情寫他對鐘山的回望,王安石於景佑四年(1037年)隨父王益定居江寧,從此江寧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罷相後即寓居江寧鐘山。“只隔”兩字極言鐘山之近在咫尺。把“萬重山刀的間隔說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詩入對於鐘山依戀之深;而事實上,鐘山畢竟被“萬重山”擋...

煮酒論詩詞

更多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從字面上看,詩人表達的是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其實,在字裏行間何嘗不也蘊涵着他想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強烈慾望呢?


賞析四

更多

作者:佚名
這首詩作於1075年(熙寧八年)二月。當時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奉詔進京,舟次瓜洲。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以愉快的筆調寫他從京口渡江,抵達瓜洲。“一水間”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頃刻就到。次句“鐘山只隔數重山沙,以依戀的心情寫他對鐘山的回望,王安石於1037年(景佑四年)隨父王益定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從此江寧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罷相後即寓居江寧鐘山(今南京紫金山)。“只隔”兩字極言鐘山之近在咫尺。把“數重山刀的間隔說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詩入對於鐘山依戀之深;而事實上,鐘山畢竟被“數重山”擋住了,...

賞析二

更多

作者:佚名
這首七絕觸景生情,通過對春天景物的描繪,表現了詩人此番出來做官的無奈和欲急切迴歸江寧的願望。頭兩句記敘北上的行程。詩人前往京城,卻偏偏回首江寧,表現不願赴任的複雜心理。後兩句以景寫心,既有變法給自己帶來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詩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綠,這固然是春風吹綠的,但是那蔥綠的禾苗難道不是青苗法等變法措施產生的實效嗎?但是官場是險象環生的,詩人望着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鐘山的明月,發出了“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慨嘆,詩人是想早點離開是是非非的官場,很有餘韻。這首詩不僅借景抒情,情寓於景,而且敘事也富有情致,境界開闊,格調清新。
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還...

地名介紹

更多

作者:佚名
京口
京口就是今日的江蘇鎮江市,靠長江邊,瓜洲是對岸的一個小島(現在已無),因爲這兒也是大運河的長江出口,所以水上交通很繁忙。
鎮江之名至今已沿用了800多年。鎮江名稱的演變反映了鎮江一直是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兵家必爭之地。自1985年以來,鎮江已被列爲我國沿海開放城市、重點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1987年,鎮江港正式對外國籍船舶開放,具有比較完整的海關、商檢等口岸管 理服務機構設施。從此,“鎮江”之名更加聲譽大振,蜚聲四海、五洲。
瓜洲
瓜洲在今天江蘇省揚州市邗(hán)江區,瓜洲古渡風景區是國家水利風景區,位於揚州市古運河下游與長江交匯處...

賞析三

更多

作者:佚名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以愉快的筆調寫他從京口渡江,抵達瓜洲,‘一水間’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頃刻就到。次句‘鐘山只隔數重山’,以依戀心情寫他對鐘山的回顧,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描繪的生機盎然的景色與詩人奉召回京的心情相諧合,‘春風’一詞,既是寫實,又有政治寓意。宋神宗下詔恢復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決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對此,詩人感到欣喜。他希望憑藉這股溫暖的春風驅散政治上的寒流,開創變法的新局面。‘綠’字還透露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表達了作者希望早日辭官歸家的心願,這種心願,至結句始明白揭出。”-...

評析

更多

作者:佚名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鄉的深切感情。本詩從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其實,在字裏行間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強烈慾望。
詩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綠,這固然是春風吹綠的,但是那蔥綠的禾苗難道不是變法措施產生的實效嗎?
但是官場是險象環生的,詩人望着這瓜洲渡口,也望着鐘山的明月,發出了“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慨嘆,詩人是想早點離開是非黑白顛倒的官場,離開那醜惡,腐朽的地方體現作者希望重返那沒有利益紛爭的家鄉,很有餘韻。這首詩不僅借景抒情,
情寓於景,情景交融,而且敘事也富...

寫詩情景

更多

作者:佚名
公元1068年,熙寧元年,4月,朗月之下,王安石乘着一艘小船行在京口瓜洲的長江水上,回望過去,他的家鄉就在幾重山以外。詩人看着這草長鶯飛雜花生樹的江南,突然對大好的前程意興闌珊,人還未離去,他就開始想回家了,明月啊,你何時照我回鄉?

賞析一

更多

作者:佚名
詩以“泊船瓜洲”爲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長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與這邊的“瓜洲”這麼近,就一條江水的距離,不由地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座山了,也不遠了。次句“鐘山只隔數重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爲千古名句,再次寫景,點出了時令已經是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靜結合,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爲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後選定了“綠”字。因爲其它...

詩人故事

更多
        王安石少有大志,在名師杜子野先生的指導下勤奮苦讀,每至深夜。一日,王安石得知李白夢見自己所用的筆頭上長了一朵美麗的花,因此才思橫溢,名聞天下。於是他問杜子野:“先生,人世間難道真會有生花筆嗎?”杜子野正色道:“當然有啊!事實上有的筆頭會長花,有的筆頭不會長,只是我們的肉眼難以分辨罷了。”王安石見杜先生如此認真,便道:“那麼先生能給我一支生花筆嗎?”於是,杜子野拿來一大捆毛筆,對王安石說:“這裏有九百九十九枝毛筆,其中有一枝是生花筆,究竟是哪一枝,我也不清楚,還是你自己尋找吧。”從此,王安石按照杜子...

大話詩人

更多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世稱王荊公,或稱臨川先生,撫州臨川(今屬江西省)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前後期的詩風有很大不同。前期主要學習杜甫,同情人民疾苦,多數屬於政治詩;後期詩作在對仗、典故、格律上精益求精,吸收了王維詩歌的取境之長。王安石文學上的主要成就在詩和散文方面,其散文雄健簡練,雖詩作不多(今存約20餘首),但“一洗五代舊習”,境界深遠。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fanti.dugushici.com/mingju/9956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