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兩漢
作者:佚名
原文: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作者:佚名
譯文
看那遙遠的牽牛星,明亮的織女星。(織女)伸出細長而白皙的手 ,擺弄着織機(織着布),發出札札的織布聲。一整天也沒織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淚如同下雨般零落。這銀河看起來又清又淺,兩岸相隔又有多遠呢?雖然只隔一條清澈的河流,但他們只能含情凝視,卻無法用語言交談。
註釋
1.《迢迢牽牛星》選自《古詩十九首》
2.《古詩十九首》:選自南朝梁蕭統《文選》卷二九(中華書局1977年版)。此詩是《古詩十九首》之一。《古詩十九首》,作者不詳,時代大約在東漢末年。
3.迢迢(tiáo...
《迢迢牽牛星》是《古詩十九首》中的第十首,全詩借描寫中國民間傳說中牛郎織女的故事來反映人們對美好愛情的渴望。早在春秋時期,牛郎織女的故事就出現在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而在稍晚一些的三國時期,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賦》中都曾以牛郎織女爲描寫對象。在本詩中,詩人着力描寫了牛郎織女隔水相望的相思之苦以及他們渴望團圓的願望,感情描寫細膩,藝術手法多樣。詩一開篇就通過“...
作者:佚名
此詩寫天上一對夫婦牽牛和織女,視點卻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觀察他們夫婦的離別之苦。開頭兩句分別從兩處落筆,言牽牛曰“迢迢”,狀織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見義,不可執着。牽牛也皎皎,織女也迢迢。他們都是那樣的遙遠,又是那樣的明亮。但以迢迢屬之牽牛,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遠在他鄉的遊子,而以皎皎屬之織女,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說來,似乎又不能互換了。如果因爲是互文,而改爲“皎皎牽牛星,迢迢河漢女”,其意趣就減去了一半。詩歌語言的微妙於此可見一斑。稱織女爲“河漢女”是爲了湊成三個音節,而又避免用“織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牽牛星”,下句再說“織女星”,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