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

出自於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

朝代:唐代

作者:李益

原文: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譯文及註釋

更多

作者:佚名
韻譯
經過了十年的亂離之後,長大後在異地忽然相逢。
初見動問尊姓使我驚訝,說名字才憶起舊時面容。
別後經歷多少滄海桑田,長談直到山寺敲響暮鍾。
明日你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愁不知又隔幾重?
註釋
外弟:表弟。
十年離亂:指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共歷八年,十年是舉起成數。一說,兩人十年前見過面,經過十年離亂又相逢了。
滄海:比喻世事的巨大變化。
巴陵:現湖南省岳陽市,即詩中外弟將去的地方。
別來:指分別十年以來。來,後也。滄海事:指世事變化之大...

評析

更多

作者:佚名
這是一首寫表兄弟因亂離闊別之後,忽然相逢又匆匆別離之詩。初問姓氏,心已驚疑,待知姓名,即憶起舊容,於是化驚爲喜。敘談傷亂感慨之情,寓之意中。
全詩採用白描手法,以凝鍊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再現了亂離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場面,抒發了真摯的至親情誼,讀來親切感人。
這首詩藝術地再現了詩人同表弟(外弟)久別重逢又匆匆話別的情景。在以人生聚散爲題材的小詩中,它歷來引人注目。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開門見山,介紹二人相逢的背景。這裏有三層意思:一是指出離別已有十年之久。二是說明這是社會動亂中的離別。它使人想起,發生於

創作背景

更多

作者:佚名
此詩當作於安史之亂之後的藩鎮割據時期。唐代自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爆發安史之亂,至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結束,旋即又發生了吐蕃、回紇的連年侵擾,以及各地藩鎮的不斷叛亂,大大小小的戰爭時斷時續,一直延續到唐順宗永貞元年(785年)才大體告一段落,歷時三十年。此詩就是在這種動亂的社會背景下創作的。
參考資料:
1、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317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fanti.dugushici.com/mingju/15079
猜你喜歡:

李益

李益     李益(746-829), 唐代詩人,字君虞,陝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後遷河南鄭州。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