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出自於許渾的《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朝代:唐代

作者:許渾

原文: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沉 通:沈)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譯文及註釋

更多
作者:佚名
譯文
登上高樓萬里鄉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楊柳就像江南汀洲。
溪雲突起紅日落在寺閣之外,山雨未到狂風已吹滿咸陽樓。
黃昏雜草叢生的園中鳥照飛,深秋枯葉滿枝的樹上蟬啾啾。
來往的過客不要問從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東流。
註釋
⑴咸陽:秦都城,唐代咸陽城與新都長安隔河相望。今屬陝西。
⑵蒹葭:蘆葦一類的水草。汀洲:水邊平坦的沙洲。
⑶“溪雲”句: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對慈福寺閣。”
⑷“鳥下”二句:夕照...

鑑賞

更多
作者:佚名
詩人首聯扣題,抒情寫景:“高樓”,指咸陽城西樓,咸陽舊城在西安市西北,漢時稱長安,秦漢兩朝在此建都。隋朝時向東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師長安。咸陽舊城隔渭水與長安相望;“蒹葭”,即蘆荻(蒹,荻;葭,蘆),暗用《詩經·國風·秦風·蒹葭》的詩意,表思念心緒;“汀洲”,水邊之地爲汀、水中之地爲洲,這裏指代詩人在江南的故鄉。詩人一登上咸陽高高的城樓,向南望去,遠處煙籠蒹葭,霧罩楊柳,很像長江中的汀洲。詩人遊宦長安,遠離家鄉,一旦登臨,思鄉之情涌上心頭。蒹葭楊柳,居然略類江南。萬里之愁,正以鄉思爲始:“一上”表明觸發詩人情感時間之短瞬,“萬里”則極言愁思空間之迢遙廣大,一個“...

創作背景

更多
作者:佚名
此詩大約是許渾於公元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任監察御史的時候所寫。此時大唐王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際,政治非常腐敗,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一個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咸陽古城樓觀賞風景,即興寫下了這首七律。
參考資料:
1、
於海娣 等 .唐詩鑑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378-379頁 .

許渾

許渾     許渾,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更有“許渾千首溼,杜甫一生愁”之語。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