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ㄒㄩㄢ ㄓㄡ ㄒㄧㄝˋ ㄊㄧㄠˋ ㄌㄡˊ ㄐㄧㄢˋ ㄅㄧㄝˊ ㄒㄧㄠˋ ㄕㄨ ㄕㄨˊ ㄩㄣˊ / ㄆㄟˊ ㄕˋ ㄩˋ ㄕㄨˊ ㄏㄨㄚˊ ㄉㄥ ㄌㄡˊ ㄍㄜ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 陪侍御叔華登樓歌

朝代:唐代

原文: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覽 通:攬;明月 一作:日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英文翻譯

更多




Seven-character-ancient-verse

Li Bai

A FAREWELL TO SECRETARY SHUYUN
AT THE XIETIAO VILLA IN XUANZHOU

譯文及註釋

更多
作者:佚名
譯文
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
擾亂我心緒的今天使我極爲煩憂。
萬里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
你的文章就像漢代文學作品一般剛健清新。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
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
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一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消去煩憂,結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

詩人故事

更多
        寶應元年(762),李白去世,享年62歲。然而,李白的死亡原因一直頗有爭議,歷史上曾有病死、醉死和溺死三種說法。按照《舊唐書》...

煮酒論詩詞

更多
        天寶十二年(753)的秋天,李白來到宣州,他的一位官爲校書郎的族叔李雲將要離去,他爲李雲餞別而寫成此詩。作爲一首離別詩,全詩構...

創作背景

更多
作者:佚名
這首詩作於安史之亂前不久。李白於742年(天寶元年)懷着遠大的政治理想來到長安,任職於翰林院。二年後,因被讒而離開朝廷,內心十分憤慨地重新開始了漫遊生活。大約是在公元753年(天寶十二載)的秋天,李白來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雲行至此,很快又要離開,李白陪他登謝朓樓,設宴送行。宣州謝朓樓是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李白曾多次登臨,並寫過一首《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李白要送行的李雲,是當時著名的古文家,任祕...

賞析

更多
作者:佚名
這是一首餞別抒懷詩。在詩中,詩人感懷萬端,既滿懷豪情逸興,又時時掩抑不住鬱悶與不平,感情回覆跌宕,一波三折,表達了自己遺世高蹈的豪邁情懷。
此詩發端既不寫樓,更不敘別,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鬱結。“昨日之日”與“今日之日”,是指許許多多個棄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說,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時光難駐,心煩意亂,憂憤鬱悒。這裏既蘊含了“功業莫從就,歲光屢奔迫”的精神苦悶,也融鑄着詩人對污濁的政治現實的感受。他的“煩憂”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煩憂”者也非止一端。不妨說,這是對他長期以來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個藝術概括。憂憤之深廣、強烈,正反映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7995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李白其他詩詞更多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