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ㄨˇ ㄉㄧˋ ㄅㄣˇ ㄐㄧˋ ㄗㄢˋ

五帝本紀贊

朝代:兩漢

原文:

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餘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爲淺見寡聞道也。餘並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爲本紀書首。

譯文及註釋

更多
作者:佚名
譯文
太史公司馬遷說:學者多稱讚五帝,久遠了。然而最可徵而信的《尚書》,記載的獨有堯以來,而不記載皇帝、顓頊、帝嚳。諸子百家雖言黃帝,又涉於神怪,都不是典雅之訓,所以當世縉紳們都不敢說,不可以取以爲證啊。孔子所傳的《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雖稱孔子所傳,但儒者懷疑不是聖人之言,所以不傳以爲實。我曾經西至崆峒山黃帝問道於廣成子處,北到黃帝堯舜之都涿鹿,東到海,南到江淮,我所經歷的地方,所見過的長老,往往稱頌黃帝堯舜的舊績與其風俗教化,固來與別處有所不同...

題解

更多
作者:佚名
本文選自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自黃帝至漢武帝前後三千餘年的歷史,共52萬字,130篇。其中“本紀”12篇,“表”10篇,“書”8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全書對三千年來中國的整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演變發展,作了既概括而又詳細的敘述。它不但是一部歷史傑作,爲我國史學紀傳體奠定了基礎,而且還是思想內容異常豐富的一部傳記文學名著。《史記》中的許多篇章,均頗具文學價值。這些作品善於抓住人物性格特徵與相互間的矛盾衝突,結構與佈局既尊重史實,又頗具開...

簡析

更多
作者:佚名
《史記》的首篇爲《五帝本紀》,本文就是司馬遷爲首篇作的讚語,列在該篇的末尾。讚語是司馬遷在《史記》的重要篇章之後,以“太史公曰”的口氣發表的議論、總結或補充的文字。在這篇讚語中,司馬遷說明了《五帝本紀》的史料來源和他對這些史料的看法。從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司馬遷對待史料的審慎態度以及他在驗證史料時跋山涉水的艱苦過程。

評析

更多
作者:佚名
《五帝本紀》爲《史記》的第一篇。司馬遷在寫這篇傳記時,遇到了兩個困難:一爲史料的缺乏。司馬遷決定從黃帝寫起,而《尚書》所載的史實卻是從唐堯開始的,前面有許多空白需要填補;二爲史料的真僞難辨。當時的學者多稱五帝,而諸子百家傳說的黃帝早已被神化、文學化,難以使人完全相信。在此種情況下,司馬遷作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是進行實地考察。通過到各地漫遊,將民間傳說和信史材料相互印證;二是對現存史料進行梳理,不僅到《春秋》《國語》等史書中去尋找材料,而且對儒家的典籍的有關記載,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司馬遷終於成功了,...
猜你喜歡:
古文觀止

司馬遷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被後人尊爲“史聖”。他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史記》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完成的史學鉅著《史記》,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瞭解司馬遷的作品特點,主要在"遷"這個字上。

司馬遷其他詩詞更多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