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ㄐㄧㄤ ㄩㄝˋ ㄏㄨㄤˋ ㄔㄨㄥˊ ㄕㄢ · ㄔㄨ ㄉㄠˋ ㄙㄨㄥ ㄕㄢ ㄕˊ ㄗㄨㄛˊ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時作

朝代:金朝

原文:

塞上秋風鼓角,城頭落日旌旗。少年鞍馬適相宜。從軍樂,莫問所從誰。
侯騎才通薊北,先聲已動遼西。歸期猶及柳依依。春閨月,紅袖不須啼。

譯文及註釋

更多

作者:佚名
譯文
軍隊中的鼓聲、角聲在秋風中作響,城頭上的旗幟在夕陽的照耀下緩緩地飄動。 少年應當從軍,身跨戰馬,馳騁邊關。只要能夠從軍馳騁就十分快樂,並不要在乎由誰來帶兵。
偵察的騎兵才通過薊北,而部隊的威名已震動遼西。等打完仗,回到故鄉時,仍是楊柳依依的春天,時間不會太長。 徵人連戰連勝,可以很快凱旋,閨中人不必因相思而流淚。
註釋
①江月晃重山:詞牌名。《詞律》雲:用《西江月》、《小重山》串合,故名《江月晃重山》。此詞每闕上三句爲《西江月》體,下二句用《小重山》體。雙調五十四字,...

創作背景

更多

作者:佚名
該詞的創作背景有兩種說法:一據龍德壽《元好問薩都剌集》這首詞是作者於貞祐丙子(1216)爲避兵南渡之後而作。當時金朝的山東、河北、河東諸郡已被蒙古兵來回掃蕩,殆無完土。但元好問對金軍收復失地仍抱有希望,故在詞中顯示出凱旋而歸的樂觀氣概;一據唐圭璋《金元明清詞鑑賞辭典》金宣宗興定二年(1218),詞人在戰亂避難時從三鄉(今河南宜陽三鄉鎮)移家登封嵩山,此詞是初到時所作。
參考資料:
1、
龍德壽編選.元好問薩都...

鑑賞

更多

作者:佚名
這是一首描寫從軍之樂的短歌。起首二句先寫邊塞的環境,邊塞之上,秋風蕭瑟,送來鼓角的悲鳴,城頭旌旗飄揚,落日沉沉,開篇先展示了一幅蒼涼悲壯的邊塞圖景,交代時間、地點並點明瞭軍旅生活,兩句呈現六種意象,組合成一個典型的塞上風光和軍營景象,作爲人物的背景。“少年”三句,推出主人公,一位瀟灑威武的少年,身跨戰馬,馳騁邊關,在詞人眼中,這熱血少年的颯爽英姿和這粗獷壯美的邊塞相輝相映,少年點綴了邊塞的雄闊,邊塞襯托了少年的英武。他們充滿了報國熱情,洋溢着青春的浪漫氣息,只要能夠從軍馳騁就十分快樂,並不想知道由誰來帶兵。三句表現了少年戰士的愛國激情。
下片極寫從軍之樂。“...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71489
猜你喜歡:
豪放 愛國

元好問

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於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鬱,並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元好問其他詩詞更多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