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ㄇㄨˋ ㄌㄢˊ ㄏㄨㄚ ㄇㄢˋ · ㄎㄜˋ ㄌㄧㄢˊ ㄐㄧㄣ ㄒㄧˋ ㄩㄝˋ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朝代:宋代

原文: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譯文及註釋

更多

作者:佚名
譯文
今夜可愛的月亮嬌媚千般,你向什麼地方走去,悠悠慢慢?是不是天外還有一個人間,那裏的人剛剛看見月亮升起在東邊?茫茫的宇宙空闊無沿,是浩浩長風將那中秋的明月吹遠?是誰用繩索繫住明月在天上高懸?是誰留住了嫦娥不讓她嫁到人間?
據說月亮是經海底運轉,這其中的奧祕無處尋探,只能讓人捉摸不透而心中愁煩。又怕那長鯨在海中橫衝直撞,撞壞了華美的月中宮殿。蛤蟆本來就熟悉水性,爲什麼玉兔也能在海中游潛?假如說這一切都很平安,爲什麼圓月會漸漸變得鉤一樣彎?
註釋
①將旦:天快亮了。
...

創作背景

更多

作者:佚名
這首詞是辛棄疾在上饒帶湖閒居時的作品。辛詞繼承《楚辭》的傳統是多方面的,像這首直接用“天問體”來表現,也是一例。
參考資料:
1、
蔡義江著 .懷我好音:詩詞體裁與唐宋名篇鑑賞 :浙江文藝出版社 ,2008-8-1 :208頁 .

鑑賞

更多

作者:佚名
本詞創作時間無從確考,是一首題材和體裁都新穎別緻,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送秋詞。
從體裁上看,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曾作《天問》,通篇設問,一連問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辛棄疾在這首《木蘭花慢》詞中既不思鄉吊人,也不懷古傷今,而摹仿屈原的《天問》體,創造性地採用問句形式,打破上下片換意的定格,就明月西沉後的去向接連提出了九個問題,這在唐宋詞宋詞中是一創格,表現出作者大膽創新、不拘一格的藝術氣魄。向月亮發問的詩詞前已有之,如

賞析二

更多

作者:佚名
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義特色的詞篇。作者在小序中明白提示,這首詞有兩個特點:一是構思與前人不同,"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而這首卻寫的是月亮西沉以後的情景;二是自覺地學習屈原,運"用《天問》體"形式。  詠月,是古代詩詞中常見的主題之一。僅以唐宋詩詞而論,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以"月"爲線索,組織全篇,提出了某些帶有哲理意味的問題:"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賞析一

更多

作者:佚名
戰國時代,楚國大詩人屈原曾寫過一篇《天問》,全篇是對天質問,一連問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辛棄疾使用《天問》體,而創作的這首《木蘭花慢》,構思新穎,想象奇瑰,與一般寫悲歡離合的詞人不同,他不思鄉,不懷人,不弔古,而是緊緊抓住黎明前的剎那時間,像偉大詩人屈原那樣,馳騁想象的翅膀,連珠炮似的對月發出一個個疑問,把有關月亮的一些優美神話傳說和生動比喻交織成一幅形象完美的絢麗圖畫,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他那妙趣橫生的發問是:今晚的月亮是多...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71019
猜你喜歡:
月亮 中秋節 詠物

辛棄疾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爲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辛棄疾其他詩詞更多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