ㄩㄢˊ ㄉㄢˋ ㄎㄡˇ ㄓㄢˋ ㄩㄥˋ ㄌㄧㄡˇ ㄧㄚˋ ㄗ˙ ㄏㄨㄞˊ ㄖㄣˊ ㄩㄣˋ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朝代:近代
作者:董必武
原文:
共慶新年笑語譁,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爲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祝延安景物華。
譯文及註釋
更多
作者:佚名
譯文
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慶祝新年的到來,笑語喧譁,十分熱鬧,紅巖村的年青同志送來梅花,更增添了節日氣氛。
大家在一起舉杯互相敬酒,表達着新年的祝願,散席後衆人意猶未盡,又一起品嚐這勝利茶,談論當今時事。
只有精忠才能報答祖國,如今祖國正遭外侮,烽煙遍地,沒有地方去尋求一家安樂。
我們在陪都重慶載歌載舞地歡慶新年,但不要忘了延安,讓我們遙祝延安解放區繁榮昌盛。
註釋
①口占:隨口吟出,不打草稿。
②紅巖:指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紅巖村。...
鑑賞
更多
作者:佚名
這首詩從紅巖村八路軍辦事處的同志圍坐一起共度元旦的盛況寫起。“笑語譁”可以想見當時的熱烈情景。歡聲笑語此起彼伏,一浪蓋過一浪。蔣介石此時正加緊實施其反共陰謀,一邊策劃軍事進攻,一邊政治上排擠共產黨,耍弄兩面派手法。這樣辦事處的同志肩負的擔子更重了,環境更爲惡化;他們一面要揭露蔣介石的真反共、假抗日的陰謀,把事實真相告白天下,並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另一面還要阻止蔣汪合流的趨勢,分化、瓦解敵人,孤立少數頑固派,團結大多數以結成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辦事處的同志時刻感受到肩上擔子的份量,一直兢兢業業地工作,但也沒有完全放在心上,而以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好整以暇...
創作背景
更多
作者:佚名
這首詩是對
柳亞子《寄懷潤芝先生,兼呈伯渠、玉章、必武、特立、曙時諸老》一詩的和答,最初發表於重慶《新華日報》。1941年,蔣介石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製造了“皖南事變”慘案;日寇則一邊威逼利誘蔣介石,迫其投降,一邊掉轉槍口,指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日寇集中了60%的兵力壓進抗日根據地,在根據地大肆燒殺搶掠,企圖一舉撲滅抗日火焰,而且汪蔣暗中勾結。在蔣的授意下,大批國軍搖身一變,加入汪精衛的僞軍來共同參與對根據地的掃蕩“圍剿”。在這種鐵壁合圍的嚴峻形勢下,延安和其它根據地都遇到空前危機,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