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寫作背景

作者:佚名
其一: 毛澤東《卜算子·詠梅》寫於1961年12月。在當時,正值反華高潮、三年自然災害,這時國內有些人對社會主義前途喪失信心,年輕的共和國處於極度危險的境地。 其二: 毛澤東喜歡雪,那漫天飛舞、讓世界純潔美好的雪。 在杭州,這樣的雪景並不常見。巧的是,毛澤東1953年底第一次到杭州時,這裏竟飄下了一場幾十年不遇的大雪。 1961年11月,毛澤東又一次來到了杭州。 雖然已是冬天,但南方的天氣並不太寒冷。不知爲什麼,詩人毛澤東又想起了雪,也想起了雪中的梅花。 被古代詩人反覆吟詠過的梅花,或孤獨清高,懷才不遇;或孤芳自賞,顧影自憐。 再寫梅花,脫俗不易,超越更難。 然而,在毛澤東的筆下,終於以前所未有的格調和時代精神,爲梅花創造一種空靈淡遠而又熱烈絢美的意境,豁然開了一個新生面--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這首《卜算子·詠梅》,是毛澤東晚年詩詞的代表作。 在詩人毛澤東心目中,這梅魂梅骨,梅趣梅神,不正是在多事之秋,那些始終有骨氣、有理想的馬克思主義戰士應有的風采嗎? 梅花與雪的故事還沒有結束。 依然是冬天的季節,1962年12月26日毛澤東生日那天,詩人又作《七律·冬雲》以言志-- 雪壓冬雲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 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 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 政治氣候和自然氣候,在詩人的心海上,儼然架起了一座橋樑,一點就通。 梅花與冰雪 ,在詩人的心曲中,彷彿藏伏着一根共振的絲絃,一撥就響。 這首《冬雲》的意境,無疑是一年前的《卜算子·詠梅》的延續和發揮。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