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ㄗㄡ ㄐㄧˋ ㄈㄥˋ ㄑㄧˊ ㄨㄤˊ ㄋㄚˋ ㄐㄧㄢˋ

鄒忌諷齊王納諫

朝代:兩漢

原文: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謗譏 一作:謗議)

文言現象

更多
作者:佚名
通假字
1.有:通“又”。
2.孰:通“熟”,仔細。如“孰視之”。
3.受:通“授”,給予、付予。
詞類活用
1、朝服衣冠(名詞作狀語,在早上)
2、朝服衣冠(名詞作動詞,穿,戴)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形容詞意動用法,認爲……美)
4、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名詞作狀語,當面)
5、聞寡人之耳者 (動詞使動用法,使……聽到,)
6、私我也(形容詞作動詞,偏愛)
7、王之蔽甚矣(形容詞用作...

譯文及註釋

更多
作者:佚名
譯文
鄒忌身長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豔美麗。早晨,(鄒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鏡子,對他妻子說:“我和城北徐公比,誰更美呢?”他的妻子說:“您非常美,徐公怎麼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最美的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問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誰更美呢?”妾說:“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拜訪),(鄒忌)與他相坐而談,問他:“我和徐公比,誰更美呢?”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美麗。” 又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地看着他,自己認爲不如徐公美;照着鏡子裏的自己,更是覺得自己與徐公相差...

評析

更多
作者:佚名
標題
本文選自《戰國策· 齊策一》原是沒有小標題的,本文的題目爲編者所加。題目用“諷”齊王納諫。而不用“勸”,一個“諷”字抓住了這篇文章的主要特點。諷,就是用委婉的語言暗示、勸告或指責。諷諫,不同於直諫或勸諫,關鍵在於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語進諫,去啓發、開導被諫者。良藥而不苦口,便於對方接受。鄒忌正是以自身的生活體悟,委婉地勸諫齊威王廣開言路,改革弊政,整頓吏治,從而收到很好的效果。本文以“孰美”的問答開篇,繼寫鄒忌暮寢自思,尋找妻、妾、客人讚美自己的原因,並因小悟大,將生活小事與國家大事有機地聯繫起來。由自己的“...

教學設計

更多
作者:佚名
【設計意圖】
本文篇幅短小,沒有什麼特殊的文言現象,內容也容易把握,如按課文自然順序講解,則很難“啓憤發悱”的。我抓住一個“思”字,貫通全文,分步設置障礙,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慾望。
【設計提要】
本設計由三個方面構成。1.“思”之除蔽。2.“思”之諷諫。3.“思”之驗證。
【設計實施】
1.“思”之除蔽。
[問題]鄒忌“暮寢而思之”,他“思”了些什麼?(這個問題是設置的“障礙”,學生容易不假思索地答爲“私、畏、求”這個結論。一個看似容易的問題卻回答得不全面,這就調動起他們思考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藉此引...

教學建議

更多
作者:佚名
這篇課文情節曲折生動,語言上的障礙也不太大。課前可佈置學生做好預習,並讓學生試做練習一,讓學生初步弄懂課文大意。這樣,既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節省課堂講授的時間。
本課中出現的文言常用詞較多,而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學中,應着重對這些常用文言詞語進行辨析。通過比較,讓學生理解古今詞義的不同。
知識點總結(見上文"古漢語現象")
整體把握
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鄒忌諷齊王納諫,使齊王廣開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標題中的“諷”是動詞,諷喻的意思,特指下對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詞進行規勸;“諫”是名詞,指批評意見。
全文共3段,...

賞析

更多
作者:佚名
本文着重寫齊相鄒忌以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設喻,勸說齊王必須以廣泛聽取人民的意見作爲施政依據的故事。
全文可以分三部分。
從開始到“欲有求於我也”是第一部分,寫鄒忌從妻、妾、客三人都謬讚自己比城北徐公還美這件事悟出一個深刻的道理。這一段的第一層,寫鄒忌之美。先說明鄒忌是個高大美麗的男子,再通過三問三答,從妻、妾、客三個人異口同聲的回答中印證了鄒忌的美麗,而且比齊國的美男子徐公更美。然後在這一段的第二層,記敘鄒忌和徐公實地比較的情況。鄒忌深信:“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因此在比美中頗有自知之明,他懷疑妻、妾、客同聲肯定他比徐公美是一種阿諛。他要從客觀...

寫作特色

更多
作者:佚名
1.情節完整,人物生動。
全文雖然只有三百多字,卻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鄒忌的兩次窺鏡,與妻、妾、客的三問三答,以及“暮寢而思”等情節,妙趣橫生,富於生活氣息,親切有味。對人物的刻畫特別講究。如對鄒忌,作者不重形體的刻畫,而是着重用細節和對話,表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又如,齊王只有兩個舉動,一是“王曰:‘善。’”二是“乃下令……”,就把一個賢明的君主形象表現得生動傳神。
2.敘事簡潔,剪裁巧妙。
對鄒忌與徐公比美的情節,作者作了繪聲繪色的描繪,對他的進諫,卻只作概括的敘述。對臣民的進諫,也突出重點,記敘“令初下”“數月之後”“期年之後”三...

背景

更多
作者:佚名
春秋戰國之際,七雄並立,各國間的兼併戰爭,各統治集團內部新舊勢力的鬥爭,以及民衆風起雲涌的反抗鬥爭,都異常尖銳激烈。在這激烈動盪的時代,士作爲一種最活躍的階層出現在政治舞臺上。他們以自己的才能和學識,遊說於各國之間,施展着自己治國安邦的才幹。各國統治者也認識到,人心的向背,是國家政權能否鞏固的決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國家的統治就難以維持。所以,他們爭相延攬人才,虛心納諫,爭取“士”的支持。至於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於史無考。

考綱篇目

更多
作者:佚名
文學常識
1.《戰國策》:戰國時代國別史彙編,也是一部歷史散文總集。由漢代劉向編訂,共33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它記載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記錄了各國謀臣的策略和言論。它語言流暢,寫人記事真切、生動。在藝術上有很高成就,對後代文人的影響很大。
2.文章主旨:
本文通過記敘鄒忌以家庭瑣事設喻勸諫齊威王和齊威王勇於納諫的故事,表現出作者對善於勸諫者和開明君主的肯定和讚賞。...

句子賞析

更多
作者:佚名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
【句解】第一次“窺鏡”自視,刻畫了鄒忌的外貌:身材魁梧,儀表堂堂,逼真地再現了他不無自得的神情。正是有了這點自信。才使他敢於和齊國有名的美男子比“美”。
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句解】其心裏應該是對自己的美貌充滿信心,所以,這第一問的語氣應該是充滿自信,且沾沾自喜的。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句解】妻子的回答,極贊其美,語態親暱,飽含偏愛之情。尤其“美甚”二字,將此種神態、心理渲染得淋漓盡致。與後文“私我”呼應。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

課文研討

更多
作者:佚名
關於課文
課文通過鄒忌以自身經歷對齊王進行類比從而得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諷勸齊王納諫除弊的故事,從而說明國君必須廣泛採納各方面的批評建議,興利除弊,纔可以興國的道理。
這個故事明確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在受矇蔽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正確認識自己和客觀事物的。作爲領導,更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防止被一些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偏聽偏信,要廣泛聽取他人的批評意見,對於奉承話要保持警惕,及時發現和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不犯或少犯錯誤。
應該說明的是,這篇課文所記述的,未必全是事實,很可能是戰國時期流傳的名人逸事。所謂納諫能導致“戰勝於朝廷”的結果,在...

劉向 撰

劉向 撰     

劉向 撰其他詩詞更多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