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清代
作者:吳偉業
原文:
作者:佚名
《鴛湖曲》是清朝近300年當中一個著名的篇章。這詩寫發生在嘉興的史實,很真摯,很悲切,不光哀悼詩歌裏面講到的那個主人,而且作者把自己的身世、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懊悔、自己的人生態度和當時的思想感情都寫進去了。嘉興南湖,這個地方在明朝是很多嘉興文人隱居的地方,那時還有很多別墅、尼庵等建築,後來在清朝太平天國的時候毀掉。
明朝時,在南湖北岸有個園林,叫勺園,裏邊有一個最主要的建築叫竹亭,這個園林很美。 吳梅村這首詩寫的這個人叫吳昌時,就住在南湖旁邊。他可是鼎鼎大名,《明史》上也有記載,許多筆記中也有記載。他是明亡前政治鬥爭中的一個犧牲品。
提到勺園,不能不提...
作者:佚名
《鴛湖曲》首段寫“鴛鴦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溪煙。”這四句成爲對南湖風光最典型的描述,留在了嘉興的歷史文獻上。描寫南湖春天的風光,沒有能比這四句更漂亮的了。寫南湖邊芳草連天,一望無際,那時候又沒有什麼建築,都是綠色的草地。春天來了,碧草連綿,天和地粘連在一起了;春分這個時候,是舊曆二月,大概在陽曆三月下旬了。
“好放船”,就是把船放出去,好出去遊玩了。“好放船”這三個字,前人認爲用得很好,口氣身份像別墅的主人,如果是“好搖船”就不美了。南湖的風光怎麼樣?很多柳樹葉是亂飄,天上下着雨,雨不大,但是打到這個柳葉上,好像起舞一樣。桃...
作者:佚名
《鴛湖曲》的詩題下面,吳梅村加了一個小標題是“爲竹亭作”,這“竹亭”指的是“吳昌時”,當時勺園也叫竹亭。勺園並不僅僅只是一傢俬家園林,吳梅村懷念他,很多人憑弔他,更多的是因爲這裏的政治活動,這裏曾是東林黨人的據點之一,“昌時在故鄉煙雨樓畔起造勺園,作爲招接友人有點像招待所那樣的所在,詩酒留連,更重要的是政治活動的據點。這是勺園不同於一般私家園林的特色。”
勺園之名,不僅在美景,還在名人,以及那些曾經發生在這裏的傳奇故事。說起勺園,自然不能不先說勺園主人。勺園主人吳昌時,就住在南湖旁邊。他是嘉興人,是明末文士、復社巨頭之一,明崇禎時的吏部員外郎。勺園是他在南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