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詩當作於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冬。當時,陸游由南鄭(今陝西漢中)前線調回成都(今屬四川)。陸游在南鄭,是以左承議郎處於四川宣撫使王炎幕中,參預軍事機密。南鄭是當時抗金前方的軍事重鎮,陸游在那時常常“寢飯鞍馬間”(《憶昔》)。而成都則是南宋時首都臨安(杭州)之外最繁華的城市。陸游去成都是調任成都府路安撫使司參議官;而擔任安撫使的又是當時著名詩人,也是陸游好友的范成大。他此行是由前線到後方,由戰地到大都市,是去危就安、去勞就逸。他在南鄭往成都途經四川劍閣劍門關時寫下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