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君穆陵路,匹馬向桑乾。
楚國蒼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戰後,耆舊幾家殘。
處處蓬蒿遍,歸人掩淚看。
唐代宗大曆五、六年(770—771)間,劉長卿曾任轉運使判官、淮西鄂嶽轉運留後等職,活動於湖南、湖北。詩當作於此時。此時安史之亂雖已平定,但朝政腐敗,國力衰弱,藩鎮割據,百姓民不聊生,特別是安史叛軍盤踞多年的北方各地,更是滿目瘡痍,一片凋敝景象。詩人對此十分了解,深爲憂慮。因此當他在今湖北麻城北面的穆陵關,路遇一位急切北返漁陽(治今天津薊縣)的行客,不禁悲慨萬分地將滿腹憂慮傾訴於這位歸鄉客。
作者:佚名
穆陵關在今山東濰坊市臨朐縣大關鎮與臨沂市沂水縣馬站鎮交界處,曾是齊長城沿線的最古老、最雄偉、最險要的關隘(一說在今湖北麻城北面),漁陽郡治在今天津市薊縣。公元770-771年(唐代宗大曆五、六年)間,劉長卿曾任轉運使判官、淮西鄂嶽轉運留後等職。這首詩當作於此時。此時,安史之亂雖已平定,但朝政腐敗,國力衰弱,藩鎮割據,百姓民不聊生,特別是安史叛軍盤踞多年的北方各地,更是滿目瘡痍,一片凋敝景象。詩人對此十分了解,深爲憂慮。因些當他在穆陵關北,路遇一位急切北返漁陽的行客,不禁悲慨萬分地將滿腹憂慮傾訴於...
劉長卿(大約726~大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郡望河間(今屬河北)。唐代著名詩人,擅五律,工五言。官至監察御史。與詩仙李白交厚,有《唐劉隨州詩集》傳世,其詩五捲入《全唐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