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ㄧㄡˊ ㄌㄧㄥˊ ㄧㄢˊ ㄐㄧˋ

遊靈巖記

朝代:明代

原文:

吳城東無山,唯西爲有山,其峯聯嶺屬,紛紛靡靡,或起或伏,而靈巖居其詞,拔其挺秀,若不肯與衆峯列。望之者,鹹知其有異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蓋以節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吳王夫差宴遊之遺處也。又其上則有草堂,可以容棲遲;有琴臺,可以周眺覽;有軒以直洞庭之峯,曰抱翠;有閣以瞰具區之波,曰涵空,虛明動盪,用號奇觀。蓋專此郡之美者,山;而專此山之美者,閣也。
啓,吳人,遊此雖甚亟,然山每匿幽閟勝,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從淮南行省參知政事臨川饒公與客十人復來遊。升於高,則山之佳者悠然來。入於奧,則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嵐爲之蹇舒,杉檜爲之拂舞。幽顯鉅細,爭獻厥狀,披豁呈露,無有隱循。然後知於此山爲始著於今而素昧於昔也。
夫山之異於衆者,尚能待人而自見,而況人之異於衆者哉!公顧瞻有得,因命客賦詩,而屬啓爲之記。啓謂:“天於詭奇之地不多設,人於登臨之樂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盡夫遊觀之樂也。今靈巖爲名山,諸公爲名士,蓋必相須而適相值,夫豈偶然哉!宜其目領而心解,景會而理得也。若啓之陋,而亦與其有得焉,顧非幸也歟?啓爲客最少,然敢執筆而不辭者,亦將有以私識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約、諸暨姜漸、河南陸仁、會稽張憲、天台詹參、豫章陳增、吳郡金起、金華王順、嘉陵楊基、吳陵劉勝也。

譯文及註釋

更多
作者:佚名
譯文
吳縣東面沒有山,只在城西,山峯聯在一起,山嶺相疊,數量諸多;山勢有起有伏,而靈巖就在其中,拔奇挺秀,像是不肯和其他山峯混爲一伍。遠望過去,都知道靈巖與衆不同。
從山下往上走,有一座亭,在半山,大概建在這裏,路人不必費太多體力就可以在此稍事休息;由亭往上,有一處幽深曲折的洞,有人說是西施洞;這裏還有旺盛的泉水,相傳是西施濯花之處,這裏都是過去吳王夫差宴遊的遺蹟了。其上有草堂,可以宿息;有琴臺,站在那裏可以遠眺四周;有軒,可以看到對面的洞庭山,軒名抱翠。有閣,可以俯瞰太湖水波,閣名涵虛;虛明動盪,因此稱爲奇觀閣...

賞析

更多
作者:佚名
高啓的《遊靈巖記》,作於1364年——1366年(元代至正二十四至二十六年)張士誠據蘇州自稱吳王期間,記敘了作者奉陪張士誠所任命的淮南行省參知政事饒介遊蘇州靈巖山及賦詩之事。
《遊靈巖記》文辭清麗,字句整飾,意在言外。明爲遊記,卻不着意於正面記敘此次遊山的歷程;明是應命之作,卻飽含譏諷挖苦之意。文中巧妙地表現了作者鄙夷權貴,不尚功利,潔身自好的志向。文如其人,結構精巧。
文中明褒實貶,詭譎嘲弄。《遊靈巖記》以靈巖之“異”,一貫到底,借記述靈巖之遊,運用明褒實貶的手法,詭譎巧妙地...
猜你喜歡:

高啓

高啓     高啓(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高啓其他詩詞更多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