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作者:佚名
譯文
八月邊地回鶻士兵拉弓射箭,雁羣爲之驚飛四散哀鳴連連。
月明之夜孤雁掠過承露仙掌,哀鳴聲傳到昏暗的長門宮前。
應該知道北方正當烽煙四起,再也不能隨着春風迴歸家園。
請莫嫌棄瀟湘一帶人煙稀少,水邊的菰米綠苔可免受飢寒。
註釋
⑴金河:在今內蒙呼和浩特市南。秋半:八月。虜弦開:指回鶻南侵。
⑵雲外:一作“雲際”。
⑶仙掌:指長安建章宮內銅鑄仙人舉掌托起承露盤。
⑷長門:漢宮名,漢武帝時陳皇后失寵時幽居長門宮。
⑸須知胡騎紛紛在:一作“雖隨...
作者:佚名
唐武宗會昌二年(842年)八月,北方回鶻族烏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邊民紛紛逃亡。杜牧時任黃州(今湖北黃岡)刺史,聞此而憂之,因寫下此詩。
參考資料:
1、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375
2、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082-1083
作者:佚名
公元842年(唐武宗會昌二年)舊曆八月,北方回鶻族烏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邊民紛紛逃亡。杜牧時任黃州(今湖北黃岡)刺史,聞此而憂之,因寫下此詩。
此詩通篇爲詠物體,前四句寫大雁驚飛,影過皇城,鳴聲迴盪在長安城上空。言外之意是:不知是否能引起皇宮中統治者的關注?後四句安慰大雁:胡騎尚在,你們到春天時也不要急於北飛,瀟湘之地也可以覓食。此詩通篇無一語批評執政者,但在秋天就設想明年春天胡騎還在,則朝廷無力安邊之意自明。這是非常含蓄的怨刺方法。
首聯想象鴻雁遭射四散的情景。金河,在今內蒙古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