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
回觀村閭間,十室八九貧。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
唯燒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歲,農者尤苦辛。
顧我當此日,草堂深掩門。褐裘覆紖被,坐臥有餘溫。
倖免飢凍苦,又無壟畝勤。念彼深可愧,自問是何人。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作者:佚名
譯文
元和八年的十二月,接連五天大雪紛紛。
竹子柏樹都被凍死,何況那缺衣的農民!
遍觀村裏所有人家,十有八九戶小家貧。
寒風吹來好似利劍,衣衫單薄不能遮身。
只有點燃蒿草取暖,終夜愁坐盼望清晨。
我才知道大寒年歲,農人更加痛苦酸辛。
反思自己在此時刻,緊緊關上草堂屋門。
穿着皮袍蓋着棉被,不論坐臥都有餘溫。
慶幸免遭飢寒之苦,且又不必躬耕力勤。
想起他們我很慚愧,叩問自己算是何人?
註釋
①“五日”句:形容天氣極度寒冷,連經冬...
作者:佚名
唐代中後期,內有藩鎮割據,外有吐蕃入侵,唐王朝中央政府控制的地域大爲減少。但它卻供養了大量軍隊,再加上官吏、地主、商人、僧侶、道士等等,不耕而食的人甚至佔到人口的一半以上。農民負擔之重,生活之苦,可想而知。白居易對此深有體驗。他在這首詩中所寫的“回觀村閭間,十室八九貧”,同他在另一首詩中所寫的“嗷嗷萬族中,唯農最辛苦”(《夏旱詩》)一樣,是他親眼目睹的現實生活的實錄。
這首詩分兩部分。前一部分寫農民在北風如劍、大雪紛飛的寒冬,缺衣少被,夜不能眠,過得十分痛苦,後一部分寫作者在這樣的大寒天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