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失誤

作者:佚名 提出殺袁盎 爲什麼要殺袁盎呢?因爲袁盎原來是吳國的丞相,袁盎到吳國去的時候,他就不想去,他覺得吳王這個人很恐怖,摸不清楚他是什麼意思,而是他是跟着高皇帝打天下的大功臣,國家又強大,我去做一個丞相,如果中央政府和吳國他們兩個有矛盾,我夾在當中,我不是風箱裏的耗子啊?他不想去。有人就跟他出一個主意,說你反正會喝酒,你去吳國以後就做一件事情,喝酒。如果這個中央派使節來問吳國怎麼樣?你就報告說吳王不造反,吳王沒有造反的意思,袁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後來被晁錯找了個岔子罷了官,現在是一介草民。這個時候吳國一造反,晁錯就把他的御史府的人召集起來開會,說你看看,我主張把袁盎殺了,因爲袁盎接受吳王的賄賂,老是來報告說吳國不造反,現在吳國造反了嘛,我們現在只要把袁盎一殺,我們就知道,他們兩個搞了什麼鬼名堂了。結果他的下屬都不贊成,說這個部長啊,這個吳國要是沒造反,你把袁盎殺了,說不定還有用,你把袁盎抓起來看吳國有什麼反應,現在吳國反都反了,兵都打過來了,你把袁盎殺了有什麼用呢?再說袁盎也是我們朝廷的大臣嘛,不是吳國的大臣嘛,他怎麼會有陰謀詭計呢,就不同意殺。不同意殺,晁錯就在那裏猶猶豫豫舉棋不定,消息就傳出去了,袁盎得到消息就出去找竇嬰。因爲袁盎現在已經是一介草民,罷了官了,沒有資格見皇帝,竇嬰就趕快去找漢景帝,說你應該把袁盎找來問一問,因爲袁盎是吳國的丞相,他熟悉吳國情況,我們現在既然要對付吳國造反,我們應該請袁盎來討論一下。 漢景帝覺得有道理,就召見袁盎,召見袁盎的時候,晁錯在旁邊,漢景帝就說:袁盎,你曾經是吳國的丞相,你熟悉吳國的情況,你覺得吳國的造反能成還是不能成氣候啊,袁盎說:不能成氣候。漢景帝說:怎麼可能不成氣候呢?你想想吳王“煎礦得錢,煮水得鹽”,那麼有錢,一大把白頭髮,他還造反,沒有足夠充分的準備會反嗎?袁盎說:吳國有錢不假,有人也不假,但是吳王招募的是一些亡命之徒,都是一些黑社會,這些人是沒有義的,不忠不義的人,不忠不義的人怎麼能打得過我們正義之師呢?肯定不能成氣候。漢景帝一聽,這個人不錯,說你有什麼好辦法說說,袁盎說:臣有一個主意,但是隻能單獨和陛下彙報。景帝說:好好,走開,晁錯還站那兒,袁盎說:“國家機密,人臣不得與聞”,景帝只好跟晁錯說:你也走,晁錯就只好走掉了。袁盎說了一句話:“今計獨斬錯”,現在我的一個錦囊妙計就是馬上把晁錯殺了,因爲古人打仗講究的是師出有名,你如果沒有名義去打仗是打不贏的,那叫做不義之師。現在吳楚兩國的旗號是什麼呢?他不是造反,因爲吳楚兩國一再說,我們不是造反,我們是“清君側”,我們是幫助皇帝,我們是鞏固大漢江山,那麼最好的辦法,不管他是藉口也好,是旗號也好,是真實原因也好,最好的辦法是把他這張嘴堵起來。堵他這張嘴的辦法是殺晁錯,殺了晁錯,它就沒有起兵的理由了,它就不戰而退。“兵不血刃”,即可平定叛亂。景帝就說,我想想吧,如果真的能起作用呢,我也不在乎一兩個人的,這一兩條人命又算什麼呢?這是晁錯的第一個錯誤,他不該提出殺袁盎,他不提出殺袁盎,袁盎也不會殺他。 他提出請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 蘇東坡說:誰都知道外出打仗是危險的,留下來看家是安全的,誰都知道的。你怎麼能在這個緊急關頭,你怎麼能把最危險的事情派給皇帝,最安全的事情留給自己呢?這是沒有任何人會同意的,所以蘇東坡說:這才惹起朝中一批忠臣的不滿。說你晁錯這樣做簡直是奸臣嘛,你把皇帝推向第一線,你自己躲在家裏面,是不是等皇帝打敗了以後,你當皇帝?任何人都不能容忍的。所以蘇東坡說,這個時候,沒有袁盎,晁錯也是死路一條。相反,如果晁錯這時候提出:削藩是我提出來的,這個禍是我闖的,我負責任,請皇上任命我大將軍,我帶兵去打,然後我衝上前線,我身先士卒,讓皇帝覺得很安全,他會殺你嗎?他只會派軍隊,給錢,給糧,給草,支援你去打。你打敗了,死掉了,你是烈士,打勝了,打贏了,你是功臣,你怎麼會想出這個餿主意來?  當然了,晁錯最大的錯誤那是太相信皇帝了,他認爲他忠心耿耿,他認爲他一心爲公,他認爲他一往無前,他認爲他奮不顧身,他認爲他給皇帝出了這個好主意,皇帝怎麼着會保他,沒想到,文帝、景帝雖然在歷史上算是好皇帝了,同樣是要殺人的。這就是晁錯之錯,他太急於成功了,他就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負,幹成一件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大事,他也太個人英雄主義了,他不知道即使是一個英雄,也是需要有後援的,要有後盾的。而他這種孤軍奮戰,是既無後援,就是朝廷的大臣不幫他,也無後盾,就是最後皇帝也不幫他,皇帝也捨棄他。這就是歷史的教訓。
晁錯(前200年----前154年),是西漢文帝時的智囊人物,漢族,潁川(今河南禹縣城南晁喜鋪)人。漢文帝時,晁錯因文才出衆任太常掌故,後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太子老師)、賢文學。在教導太子中受理深刻,辯才非凡,被太子劉啓(即後來的景帝)尊爲“智囊”。因七國之亂被腰斬於西安東市。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