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軼事典故

作者:佚名 裝癲索硯 米芾喜愛硯臺至深,爲了一臺硯,即使在皇帝面前也不顧大雅。一次宋徽宗讓米芾以兩韻詩草書御屏,實際上也想見識一下米芾的書法,因爲宋徽宗也是一個大書法家,他創造的“瘦金體”也是很有名氣的。米芾筆走龍蛇,從上而下其直如線,宋徽宗看後覺得果然名不虛傳,大加讚賞。米芾看到皇上高興,隨即將皇上心愛的硯臺裝入懷中,墨汁四處飛濺,並告皇帝:此硯臣已用過,皇上不能再用,請您就賜予我吧?皇帝看他如此喜愛此硯,又愛惜其書法,不覺大笑,將硯賜之。米芾愛硯之深,將硯比做自己的頭,抱着所愛之硯曾共眠數日。他愛硯不僅僅是爲了賞硯,而是不斷地加以研究,他對各種硯臺的產地、色澤、細潤、工藝都作了論述,並著有《硯史》一書,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米芾拜石 米芾一生非常喜歡把玩異石硯臺,有時到了癡迷之態。據《樑溪漫志》記載:他在安徽無爲做官時,聽說濡須河邊有一塊奇形怪石,當時人們出於迷信,以爲神仙之石,不敢妄加擅動,怕招來不測,而米芾立刻派人將其搬進自己的寓所,擺好供桌,上好供品,向怪石下拜,唸唸有詞:我想見到石兄已經二十年了,相見恨晚。此事日後被傳了出去,由於有失官方體面,被人彈劾而罷了官。但米芾一向把官階看的並不很重,因此也不怎麼感到後悔,後來就作了《拜石圖》。作此圖的意圖也許是爲了向他人展示一種內心的不滿。李東陽在《懷麓堂集》時說:“南州怪石不爲奇,士有好奇心欲醉。平生兩膝不着地,石業受之無愧色。”這裏可以看出米芾對玩石的投入與對傲岸不屈的剛直個性。大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情懷,並開創了玩石的先河。 拜石這一事件,給了我們一個瘋瘋癲癲的米芾,但是事實上他並不是真瘋,而是真正的大智若愚,這從他的很多實例上都可以看出,米芾的書法造詣很深,徽宗很喜歡他的書法,經常招他進宮寫字,有一次他給皇上寫完字後,非常喜歡皇上的御用硯臺,便對徽宗說:“皇帝的硯臺不能給庶民用,而如今皇帝的硯臺被我用過了,臣子是低等的,既然這硯臺已經被我玷污了,皇上就送給我吧”。皇帝很不捨得的剛把好的說出口,米芾害怕皇帝后悔,抓着硯臺就揣在懷裏跑了,墨水都沒來得及洗,搞得全身是墨水。此外,米芾也是一個關心國家的人,他裝傻並不是完全爲了保護自己讓自己得到利益。這就要說到他拜石的真正“內幕”了,石頭質地堅固、脆硬,由於這一品質,它出如今畫家的畫筆下,被畫家所愛也是情理之中的,但是米芾能瘋到見石就拜還是值得懷疑的,那爲什麼只有在無爲有記載說他認石爲兄,《名畫的創造者》是這樣說的:“米芾知無爲軍後,爲官清正,但是他的上司知州則是一個搜刮民財的老手,把地方百姓搞得民怨鼎沸,人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面老鼠,米芾非常瞧不起這位知州大人,與其沒有私人交往,但是,按照宋朝的規矩,每逢單日就要到州衙去參拜州官。這使米芾很不舒坦。想來想去,米芾想了個辦法。平口米芾喜愛收藏,也收集了一些奇石異物。他讓自己的書僮秦禮擺上那些石頭和異物,自己穿上朝服,對石頭拜了幾拜。米芾拜石的時候,嘴裏還念念有辭“我參拜無知的石頭,因爲石頭是乾淨的,也不拜你骯髒的面老鼠。”米芾拜過石頭後,心情好受了許多,然後再到州衙去議事。從這兒以後,米芾每逢單日,就參拜石頭”。 《滿庭芳》的由來 蘇軾將密雲龍奉爲至寶。除了“四學士”和廖正一,另一位書畫名家米芾,也是蘇軾的座上客。元祐四年(1089),蘇軾出任杭州太守,途經揚州時,曾召米芾前來相見。蘇軾再次拿出“密雲龍”,與他共享。米芾則爲此曾寫下《滿庭芳》,詞題就叫《詠茶》。不言而喻,詞中的“美盼”“嬌鬟”就是朝雲,這一年她二十六七歲,正是女人一生中最爲光豔動人的時刻。只見她在簾外燃起小爐,輕輕倒進瓶中專用的泉水,不一會兒,紫色的沙甌裏色如玉乳,輕濤微翻。朝雲輕挽翠袖,“穩步紅蓮”,恭恭敬敬地將茶獻到客人面前,素有“米癲”之稱的青年米芾早已既醉又癲,愁妒齊翻。直到朝雲歌聲響起,他纔再度清醒,止不住對她頻頻顧盼,心生豔羨,直到曲終人散,他依然“欲去且留連”…… 早期書畫簽名 他的書畫作品多爲人所收藏。今人恰恰可以從他自己的書畫題簽上發現“芾”的讀音。原來,米芾早先簽名都寫作“黻”字,而“黻”字只有一個讀音,即唸作“fú”(夫)。米芾在自己寫的《〈王子敬帖〉跋》中說:“崇寧元年(1102年)五月十五日,易跋手裝,時以芾字行,適一紀。”一紀就是12年,從崇寧元年往前推算12年,即爲元祐六年(1091年),這年米芾41歲。也就是說,元祐六年(1091年)米芾41歲時,才改稱米黻爲米芾,這個“芾”是由“黻”改來的,自然應當讀作“fú”(夫)。與“fèi”(肺)音毫不相干。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04月18日第二版) 米芾之潔癖 世傳米芾有潔疾,初未詳其然,後得芾一帖雲:“朝靴偶爲他人所持,心甚惡之,因屢洗,遂損不可穿。”以此得潔之理。靴且屢洗,餘可知矣。又芾方擇婿,會建康段拂字去塵,芾釋之曰:“既拂矣,而又去塵,真吾婿也。”以女妻之。 米公祠 米公祠,原名寶晉齋,位於無城內,是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於宋徽宗崇寧年間守無爲軍時所建。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祖籍由山西太原遷居湖北襄陽,人稱“米襄陽”。他爲官清廉,勤政愛民,時人感其德政,在他離任去世後,於米公軍邸的舊址上建米公祠以示紀念。米芾崇尚晉人法帖與名畫,廣爲搜求,不惜耗費巨金。相傳他得王羲之的《王略帖》、王獻之的《中秋帖》、謝安《八月五日帖》及顧愷之的名畫《淨名天女》,戴逵的名畫《觀音》等真跡後將自己的書齋題名爲“寶晉齋”,並將收藏的晉人法帖勒石上碑,稱《寶晉齋貼》。後遭兵火,石刻殘損,繼任無爲軍守葛祜之據米芾拓本重刻,與米刻殘石同置官署,後來曹之格任無爲通判,又重新摹刻,並增家藏晉帖,及米芾書法多種於鹹淳四年(1168年)刻成,名爲《寶晉齋法帖》是帖共十卷,第一至第五卷除米刻謝安《八月五日帖》與王獻之《中秋帖》外,全是王羲之書;第六、七兩卷爲王獻之書;第八卷爲王羲之四子書;第九、十兩卷爲米芾書。原刻至近代又毀於兵火。只有米芾篆書《宋真宗御製文宣王贊》因在學宮戟門,且埋在地下,才保存下來。 時值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他將3種法帖摹刻上石,並於“寶晉齋”前掘池建亭,即墨池、投硯亭。他公餘之暇在此讀書揮毫,還在公署西側立一形如老翁之石,每天抱笏揖拜,時人以爲怪癖,故稱此石爲“拜石”。原齋毀於兵火,後多次重建,光緒丁丑知縣王峻,建米公祠3楹,門居中,於池之左右蓋耳房3間,環池循勢壘假山,並蒐集米公遺刻“墨池”、“畫菜”2碑和其它石刻入祠內。 如今,米公祠所藏碑刻較前爲多,主要是晉唐以下歷代名家書刻,計一百四十多方,出自五十餘位書家之手。有徐楷、鍾紹京、蘇軾、米芾、黃庭堅、蔡襄、趙佶趙孟頫唐寅祝允明文徵明沈周王守仁王士禎文天祥、樑同書、成親王等人的法帖。行、草、篆、楷各種書體無不具備,各種流派爭妍鬥豔,各種風格,盡呈異彩,令人敬羨不已。米公祠作爲全省重點文保護單位,它以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享譽國內外,尤其在東南亞、日本等國較有影響,每年吸引衆多的遊客前來尋訪。
米芾(1051-1107),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祖籍太原,遷居襄陽。天資高邁、人物蕭散,好潔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號米顛。書畫自成一家。能畫枯木竹石,時出新意,又能畫山水,創爲水墨雲山墨戲,煙雲掩映,平淡天真。善詩,工書法,精鑑別。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