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爭議

作者:佚名 出生時間 關於司馬遷的生年,他本人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沒有記述,班固《漢書·司馬遷傳》亦缺乏記載。後世研究者一說司馬遷生於公元前145年(景帝中元五年),一說生於公元前135年(武帝建元六年),相差十歲。 公元前145年取自《太史公自序》的《正義》,唐代張守節注。《正義》注稱:“太初元年,遷年四十二歲。”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往上推41年,則是公元前145年(景帝中元五年)。王國維梁啓超等主此說。公元前135年取自《太史公自序》的《索隱》,依據晉代張華《博物志》稱“大夫司馬遷,二十八歲古六月乙歲卯,石也”。也就是說,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元封三年),司馬遷升爲太史令,年28歲,由此上推27年,即公元前135年(武帝建元六年)應爲司馬遷生年。郭沫若等主此說。一般採用前說。 建元六年說 持“建元六年說”者,千方百計證明《博物志》是對的,而認爲張守節的《正義》是錯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博物志》該條所錄的是漢代記籍簿,它記載着司馬遷的姓名、年齡、居住地、官爵、拜官年月和俸祿等等。如此詳細而真切,是錄自漢代文書,其真實無疑。這是一種原始材料,其價值遠超過一般史書。其二,司馬遷《報任安書》中有一句話:“今僕不幸早失二親。”如按《正義》所言司馬遷生於公元前145年(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其父司馬談死時,司馬遷應是36歲。按常理說,36歲死去父母說不上“早失二親”。如按《博物志》所言,司馬遷生於公元前135年(武帝建元六年),即26歲父死,說早失二親尚說得過去。其三,司馬遷《報任安書》作於公元前91年(徵和二年),如果他生於公元前145年(景帝中元五年),這一年應是55歲,他做郎中是在20歲左右遨遊各地回來後的事,那麼,他應該說待罪輦轂下30餘年了。司馬遷不會連自己做過的事都記不清。只有晚生10年,即公元前135年(武帝建元六年),才符合其說。 景帝中元五年說 持“景帝中元五年說”者除依據張守節的《正義》外,還提出以下幾個問題或論據。其一,王國維在《太史公行年考》中認爲後人引用《博物志》所以年“二十八”應是年“三十八”之誤。《正義》注稱“太初元年”,司馬遷“年四十二”是正確的。其二,根據《史記·遊俠列傳》所載公元前127年(武帝元朔二年),下令將各地豪強和資財三百萬緡以上的富戶遷往茂陵,郭解財產不多,也被強行遷徙,司馬遷也見到郭解,他說:“吾觀郭解狀貌不及中人,言語不足採者。”若司馬遷生於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當時年僅9歲,決不可能對人有如此深刻的觀察和心理活動。如果按司馬遷生於公元前145年(景帝中元五年),年齡爲19歲,似更合適。其三,根據《漢書·儒林傳》,司馬遷曾向孔安國學習古文,然據《史記·孔子世家》和《資治通鑑》,孔安國在公元前127年(武帝元朔二年)爲博士,當年司馬遷年方9歲,一個9歲的孩子是不可能去太學向一個經學大師求教和商量問題的;如果生於公元前145年(景帝中元五年),此年19歲,似較合理。司馬遷生平經歷的爭議很多,出生年代是爭論最多的。 西南夷記 司馬遷與西南夷:蜀地以南的西南夷地區包括今天的四川西部、貴州、雲南等地區,這裏在秦朝時設立郡縣,司馬錯攻佔的黔中郡就是今天的貴州地區。漢朝建立後,西南夷地區自立,其中黔中是夜郎國,在雲南西部有滇國,滇國北部是邛都國,東部是昆明等地。漢朝建立近七十年,與西南夷沒有建立聯繫,《史記》的太史公自序記載派司馬遷出徵西南夷,攻佔昆明、邛、笮等地應該是漢與西南夷最早的交往。西南夷傳也記載直到建元六年時才與夜郎國通使,攻佔昆明的時間應該是在此之前,以後的記載中沒有關於攻佔昆明的記載,而元狩元年開始派使臣通身毒(印度)時被滇國阻擋,使臣都滯留昆明,可見當時司馬遷攻佔的昆明是漢朝的邊境。前135年唐蒙出使夜郎,留下了著名的夜郎自大的典故,滇國也對漢使提出過同樣的問題,這是兩國長期與漢朝沒有交往、封閉的原因。司馬遷攻打昆明和邛的時間應該是在建元元年以前,因爲他從西南迴到中原時他的父親被封爲太史公參與封禪準備,在洛陽病重,臨終讓他從事歷史寫作。建元元年進行建明堂、封禪、改服色活動的失敗,固然有竇太后反對儒術,也和太史公司馬談在洛陽病逝有重要關係。司馬遷此後就再也沒去西南地區,在唐蒙使夜郎後,漢武帝讓他修建通夜郎的道路,耗費大,蜀人都反對,漢武帝派司馬相如前往安撫蜀地。司馬相如回報後,漢武帝詢問他對西南夷內附的政策,司馬相如建議招撫,因此被派往蜀地出使,擔任中郎將,率領副使王然於、壺衝國、呂越人等前往招撫西南夷,司馬相如這次招撫、開拓不費兵卒就取得重要成功,西南夷傳記載總共設立了十餘縣,當時一郡也就數縣,司馬相如開拓的地區被設立都尉治理。由於班固對《史記》的刪改,造成了後世誤解歷史,就像班固把司馬遷的封禪書照搬到《漢書》中,只是把“太史公”竄改爲“太史令司馬談”那樣,其實司馬談沒參加元封元年的封泰山,是司馬遷參加了元封元年的封禪。司馬談在建元去世,他在對司馬遷的遺囑中也說了自己沒能參加封禪是命運,怎麼可能像班固寫的參加元封元年的封禪。在司馬遷平定昆明、邛回中原後,直到平定南越,漢朝纔對西南夷用兵。派八校尉攻打,滅亡了頭蘭,設立牂牁郡,迫使夜郎朝見,元封二年派兵攻滇國,最終使滇國臣服,但是沒有直接攻佔夜郎和滇國,只是設郡封兩國爲王,也沒能打通去身毒的道路。 出生地點 《太史公自序》雲:“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此龍門在何處,歷來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說在今陝西韓城市,一說在今山西河津縣。 最早持“陝西韓城說”者是唐代的張守節,他在《史記》“正義”中說:龍門山在夏陽縣(今韓城)。同時,韓城市嵬東鄉徐村住有馮、同二姓,均自認爲是太史公後裔。他們自稱,原本爲司馬姓氏,因爲司馬遷受宮刑,後人爲避禍,改了姓氏:在司馬的“司”字左邊加一豎,成爲“同”字;在“馬”字左邊加兩點,成爲“馮”字,並列陝西韓城芝川鎮司馬遷廟爲佐證。 韓城民間傳說:司馬遷因爲李陵事件獲罪後,其族人多改姓避禍。或將“司”加一撇改姓“同”;或將“馬”加兩點改姓“馮”。所以,芝川鎮西塬上徐村同姓、馮姓的人,都是他的同族後裔。 持“山西河津說”者認爲,自古以來,龍門(包括龍門山、禹門口)都記載在山西河津縣。黃河自西北而東南出禹門口,急轉彎由北而南流去,正是司馬遷所說的“耕牧河山之陽”的地方。據悉此處曾有“漢太史司馬故里”碑,只可惜此碑興修水利時被毀之。而且那裏仍有司馬姓氏的居民。 司馬遷的故里陝西韓城有兩座司馬遷祠,一處名“漢太史司馬遷祠”,另一處名“漢太史遺祠”。兩祠相隔3.5公里,均坐落在韓城歷史名鎮芝川鎮附近。素有“文史之鄉”美譽的韓城徐村,居住着許多姓同或姓馮的大家。兩千年來他們遵奉“馮同一家”,“馮同不分”,“馮同不婚” 的遺訓。每逢清明時節,他們便懷着虔誠敬佩之情,成羣結隊地來到“漢太史遺祠”,爲司馬遷祭祀掃墓。據說他們都是司馬遷的後人。其中緣故,得從“李陵事件”說起。 司馬遷因“李陵事件”慘受宮刑。爲了完成先父的遺願,爲後人留下一部信史,他忍辱負重,在困厄潦倒之中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不朽的史學鉅著《史記》。因《史記》對史實據實實錄,在稱讚漢武帝功德的同時,也斥責了漢武帝“內多欲而外施仁義”,據說武帝取《孝景本紀》和《今上本紀》閱看,多見譏刺之語,“怒而削之”。後來宣帝時的博士褚少孫補註《史記》,取《封禪書》的內容補《今上本紀》(見陳壽《三國志·魏書·王肅傳》)。東漢衛宏《漢舊儀》注:“司馬遷作《景帝本紀》,極言其短及武帝過,武帝怒而削去之。“ 司馬遷有一位叫任安的好友,因“戾太子事件”被斬。獄吏在搜查其遺物時發現了一封司馬遷寫給任安的書信——《報任安書》。信中告訴任安,他之所以在蒙受奇恥大辱之後還頑強地活下來,就是爲了完成《史記》的著述。漢武帝見信後大怒,加上一夥對司馬遷極爲不滿的寵臣的讒言,司馬遷遭受迫害,不久死去。 據傳說,悲痛中的司馬遷夫人(妻子柳倩娘、侍姬隨清娛)爲了保住《史記》副稿,免遭滿門抄斬之禍,便讓兩個兒子司馬臨(字與仲)、司馬觀(字何求)身藏《史記》副稿,逃回故鄉韓城。司馬遷族人怕株連九族,連夜由族長司馬厚召集主事人共同商議,決定改姓和遷居。長門在“馬”字旁加兩點,改姓“馮”;次門在“司”字旁加一豎,改姓“同”。逃往荒無人煙的巍山老牛坡下,定村名爲“續村”,表示“高門之續”;後又擔心被官家識破,取同音字爲“徐村”。“徐”、“續”同音,又有“餘村雙人”(或說僅餘二人)寓意,暗指司馬遷有兩子,即長子司馬臨,次子司馬觀,以表明司馬氏家族後繼有人。司馬遷父子都是西漢太史官,後裔逃匿“徐村”後,爲祭祀祖宗司馬遷,合族興建了“漢太史遺祠”。如今,“漢太史遺祠”依然完好地保存在千年古村徐村之中。 從此,司馬遷的後代便分別姓“馮”和“同”了。如今,每逢清明節,前往司馬遷墳前拜祭的人羣中,有不少便是姓“同”和姓“馮”的。據說,他們都是司馬遷的後人。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被後人尊爲“史聖”。他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史記》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完成的史學鉅著《史記》,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瞭解司馬遷的作品特點,主要在"遷"這個字上。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