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死因之謎

作者:佚名 多少年來,杜甫給後人留下的最大疑惑是他的死因。文學、史學界針對杜甫的死因提出了五種死因: 一、病死說 翻閱莫礪鋒、童強著《杜甫傳》,關於杜甫的死,書中是這樣寫的:“冬天到了,詩人病倒了。病倒在行往衡陽的舟中。……一顆巨星就在這無限的孤獨、寂寞中隕落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16頁)。 二、賜死 此說最早出自於假冒唐朝李觀的名義寫的《杜拾遺補遺》。這種說法自提出後,後來歷朝歷代的學者對此說進行批駁,並明確指出此段文字中最大的問題,即:唐玄宗死於寶應元年,也就是公元762年,怎麼能又在770年賜死杜甫呢? 三、自沉於水而死 原因:此說源於僞託唐朝韓愈名義撰的《題杜子美墳》提出“三賢(指屈原李白、杜甫)同歸一水”的說法。三人懷沙自沉,這顯然是一種沒有絲毫根據的想象。 四、食物中毒而死 提出此說的是現代著名學者郭沫若,郭沫若的這種說法同樣具有猜測性,幾乎沒有文獻作爲依據純屬於個人的文學創作。 五、消化不良而死 杜甫的死和飢餓有着斬不斷的聯繫,離開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於被突然的洪水所圍困,連續餓了9天(一說是連續餓了5天)。當地縣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來,以牛炙(炙:烤肉)白酒招待他,難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因許久未進食,腸胃難以承受,最終因消化不良而死。 參考資料: 1、 莫礪鋒、童強 .杜甫傳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1 :316 . 2、 中國網絡電視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