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生平

作者:佚名 曾公亮於宋鹹平二年出身於名宦世家,泉州人,宅在三朝鋪,楚國公刑部郎中曾會次子。公亮少時很有抱負,且器度不凡,爲人“方厚莊重,沈深周密”。乾興元年(1022年)受命奉表晉京祝賀仁宗登基。仁宗授予大理評事。公亮立志從正途登官,不願斜封,未赴調。 天聖二年(1024年)中進士,授越州會稽知縣。六年(1028年)他治理鏡湖,立斗門,泄水入曹娥江,使湖邊民田免受水澇之苦。數年後,晉升入京,任國子監直講,後改作諸王府侍講。不久,升任集賢殿校理、天章閣侍講、知制誥兼史館修撰。 慶曆八年(1048)仁宗下召求言。曾公亮上疏條陳六事,都是針對當時積弊所發的改革建議。由於政績卓著,因而得了宋仁宗的器重。皇祐三年(1051年)升翰林學士;嘉祐元年 (1056年)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與宰相韓琦共同主持朝中政事。 曾公亮支持過王安石變法,引起了楊繪、滕甫等保守派的不滿。宋神宗問曾公亮,王安石聞名先朝,屢召不至,是真有病嗎,還是有所要託呢?曾公亮回答:“王安石確是輔相之才,必不欺罔!”宋神宗乃下詔任王安石爲翰林學士。 熙寧四年(1071年)起判永興軍。元豐元年(1078年),公亮逝世,神宗輟朝三日,贈太師、中書令,配享英宗廟廷,諡“宣靖”,神宗曾讚揚說,“公亮謹畏周密,內外無間言,受遺輔政,有始有卒,可方漢張安世。”葬於河南新鄭縣,墓址在今河南新鄭市八千鄉辛莊村南一華里處,其墓冢與“重修曾墳寺碑”尚存。墓碑爲宋神宗親筆:“兩朝顧命定策元勳之碑”。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年),被列爲功臣,繪像張掛於昭勳崇德閣。《宋史·曾公亮傳》和朱熹《三朝名臣言行錄》都讚美他“所至舉職,皆有能名。” 曾公亮的父親當過刑部郎中,曾公亮自己的兒子曾孝寬又當上右丞相,到了南宋又有曾懷、曾從龍等人位極人臣,一家子共出了四位宰相一位狀元,人稱“曾半朝”或“一門四相”。
曾公亮(998年-1078年)北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軍火家、思想家。字明仲,號樂正,漢族,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市)人。仁宗天聖二年進士,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歷官知縣、知州,知府、知制誥、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參知政事,樞密使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封兗國公,魯國公,卒贈太師、中書令,配享英宗廟廷,賜諡宣靖。曾公亮與丁度承旨編撰《武經總要》,爲中國古代第一部官方編纂的軍事科學百科全書。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