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年表

作者:佚名 1歲,武德七年(624年)生於長安。父,武士彠,年48歲,任工部尚書,判六曹尚書事。母,楊氏,年46歲。異母兄元慶、元爽稍長,姐一人尚幼。 3歲,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其兄建成、弟元吉。初七,李世民被立爲太子。八月初八,高祖李淵傳位於太子李世民。九日,太子李世民即位,爲太宗。封武士彠爲豫州都督。 5歲,貞觀二年(628年)六月十五日,李治(唐高宗)誕生。袁天罡爲武相面,在當地留下了朝天 關、望雲埔等傳說。 12歲,貞觀九年(635年)五月初六日,高祖死於長安大安宮垂拱殿。武士彠在痛悼高祖中患病身亡,享年59歲。十月二十七日,葬高祖於陝西三原獻陵,廟號高祖,與太穆皇后合葬。之後,與母親楊氏迴文水葬父。 14歲,貞觀十一年(637年),太宗李世民聽說武士彠之女美麗聰明有才華,召入宮中,立爲才人,賜號“武媚”。 16歲,貞觀十三年(639年),全國有州府358,縣1551。高句麗、新羅、西突厥、吐火羅、康國、安國、波斯、疏勒、于闐、焉耆、高昌、林邑、昆明等酋長相繼遣使朝貢。 20歲,貞觀十七年(643年)四月初七,太宗立李治爲太子。 23歲,貞觀二十年(646年)三月初九,太宗病重,下詔軍國機務並委太子李治處理。此後,太子隔日聽政,朝罷,入侍藥膳,武與太子開始接觸,兩人同在太宗身邊侍疾。 25歲,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太宗作《帝範》12篇,賜太子李治。 26歲,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下詔長孫無忌、褚遂良輔佐太子李治。太宗駕崩。二十八日,武曌在感業寺出家爲尼。六月初一,太子李治即位,爲高宗,時年22歲。八月二十八日,葬太宗於昭陵,與長孫皇后合葬。 27歲,永徽元年(650年)正月初六,高宗立妃王氏爲皇后。五月二十六日,太宗忌日,高宗到感業寺行香,見到武曌。武氏哭泣,高宗傷感落淚。王皇后暗示武氏留長髮,並勸皇上接其回宮。 28歲,永徽二年(651年)八月,武曌入宮,爲一般宮女,在王皇后身邊。 29歲,永徽三年(652年)七月初二,立李忠(即陳王忠)爲太子。十二日,戶部奏:全國有戶380萬。武曌生長子李弘。 30歲 ,永徽四年 (653) 冬 武曌 生下長女安定公主才一月之際就夭折。 31歲,永徽五年(654年)三月,封武曌爲昭儀。三月十四日,唐高宗應武之請求,加贈武德功臣屈突通、武士彠等13人官。六月,王皇后的舅父看出皇后寵衰的現實,自請罷官,改封爲吏部尚書。十二月十七日,高宗離京師謁昭陵,武從行,生次子李賢於途中。 32歲,永徽六年(655年)三月,武曌著《內訓》一篇。六月,王皇后與其母柳氏爲“厭勝”事發,高宗大怒,令柳氏不得入宮,後舅罷知政事。此時,在皇后廢立問題上朝臣分爲兩派: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瑗、來濟、等反對立武則天爲皇后;許敬宗、李義府、崔義玄、袁公瑜等擁護立武則天爲後。十月十三日,王皇后、蕭淑妃廢爲庶人。十九日,高宗下詔立武昭儀爲皇后。十一月初一,舉行隆重的冊立皇后儀式,文武百官及蕃夷酋長朝皇后於肅儀門。初七,追贈武后父武士彠爲司空。武后處死王皇后、蕭淑妃。 33歲,顯慶元年(656)正月初六,降太子李忠爲樑王、梁州刺史,立武后子李弘爲太子。二月十七日,追贈武后父武士彠爲司徒,賜爵周國公。三月十七日,武后祀先蠶於北郊。四月十四日,高宗與武后在安福門樓觀玄奘迎御製慈恩寺碑文。自魏晉以來,佛事活動從無如此之盛大。九月十二日,武后制《外戚誡》獻於朝。十一月初五,武后生第三子李顯於長安。 34歲,顯慶二年(657年)二月十二日,封李顯爲周王。 36歲,顯慶四年(659年)六月二十二日,高宗下詔改《氏族志》爲《姓氏錄》,以皇族與後族爲第一等,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刊入士流。七月,殺長孫無忌及柳奭。九月,高宗下詔以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駒半等國置州縣府127個,全國疆域進一步擴大。 37歲,顯慶五年(660年)正月,高宗與武后及太子在東都洛陽過春節。二十三日,離洛陽到幷州。二月初十、至幷州。十五日,會見隨從官員、諸親及幷州官屬父老等。三月初五,武后宴請親戚故舊鄰里於朝堂,宴婦人於內殿。初八,高宗講武於幷州城西,引羣臣閱兵。四月初八,高宗、武后一行離並回東都。十月九日,改封武后母代國夫人楊氏爲榮國夫人,品第一。高宗初患風眩病,委武后處理部分政務,從此,武后參與朝政,處事都符合高宗旨意。 38歲,龍朔元年(661年)正月,武后請禁止天下婦女爲俳優之戲(古代指演滑稽戲的藝人),高宗採納並下詔。四月,高宗欲親率大軍進攻高麗,武后抗表進諫以爲不可,被採納。 39歲,龍朔二年(662年)六月初一,武后生第四子李旦於蓬萊宮含涼殿,於殿內作佛事,供玉像。七月初一,以皇子李旦滿月,大赦天下,賜宴三日。 41歲,麟德元年(664年)十二月,西臺侍郎上官儀謀廢皇后失敗下獄。十三日,殺上官儀等,賜廢太子忠死。此後,高宗視朝,武后垂簾於後,中外稱之爲“二聖”。武后生下次女太平公主。 42歲,麟德二年(665年)十月二十八日,高宗、武后與太子去泰山封禪,從駕文武儀仗數百里不絕,東自高麗,西盡波斯,各國朝會者隨從。又獲豐收。 43歲,乾封元年(666年)正月初一,高宗祀昊天上帝於泰山之南。初二,封於泰山之上。初三,禪於社首山,武后爲亞獻。初五,禮畢,高宗御朝覲壇受朝賀,赦天下,改元乾封。六日,宴羣臣。十九日,離泰山。二十四日,至曲阜,贈孔子爲太師。二月二十二日,還至亳州,高宗等祭老君廟,尊之爲太上玄元皇帝。三月十一日,高宗、武后回東都洛陽。令刻《登封記號文》,立於泰山。 44歲,乾封二年(667年)九月初三,高宗久病不愈,令太子弘監國,改封殷王李旦爲相王。 45歲,總章元年(668年)閏二月,高宗欲建明堂。二十五日,分長安、萬年二縣置乾封、明堂二縣,以明志。九月十二日,李績攻克平壤,擒高句麗王高藏及其大臣男健等,完全征服高句麗。 46歲,總章二年(669年)正月,封諸王嫡子皆爲郡王。十二月初三,李績病死。 47歲,咸亨元年(670年)正月初七,劉仁軌因年老辭官。三月十九日,許敬宗退休養老。八月初二,武后母楊氏病死於九成宮,享年92歲。 48歲,咸亨二年(671年)正月初七,高宗與武后離京師長安到東都,留太子李弘監國,令戴至德、李敬玄等輔政。49歲,咸亨三年(672年)正月,以樑積壽爲帥,發兵討叛“蠻”。昆明蠻14姓3萬戶歸順,設殷、敦、總三州。 50歲,咸亨四年(673年)八月,高宗患瘧疾,病重,令太子李弘於延福殿受諸司奏事。十一月,高宗監製樂章, 有《上元》、《二儀》、《三才》、《四時》、《五行》、《六律》、《七政》、《八風》、《九官》、《十洲》、《得一》、《慶雲》等曲。 51歲,上元元年(674年)八月十五日,高宗追尊其祖先,以高祖爲神堯皇帝,太宗爲文武聖皇帝,高宗自稱天皇,武后稱天后,改元上元,大赦天下。九月初七,高宗下詔復長孫無忌官爵,陪葬昭陵,其曾孫長孫翼襲爵趙公。十月二十七日,武后上意見十二條,高宗贊同,令施行。 52歲,上元二年(675年)三月十三日,武后祀先蠶於邙山之南。高宗風眩病加重,不能聽政,政事皆由武后處理。高宗欲遜位於武后,宰相郝處俊諫止。武后引文學之士於宮中著書,參決表奏,被人們稱爲“北門學士”。四月二十五日,太子李弘病死。五月初五,追諡太子李弘爲孝敬皇帝。六月初五,立雍王李賢爲太子,大赦天下。八月十九日,葬太子李弘於河偃師恭陵,高宗親撰《孝敬皇帝睿德紀》。 53歲,儀風元年(676年)二月初七,武后勸高宗封禪中嶽嵩山。十五日,高宗下詔今冬有事於嵩山。閏三月,吐善攻鄯、廓、河、芳四州,高宗下詔停封禪,遣相王李旦等率軍抵禦吐蕃。 55歲,儀風三年(678年)正月初四,百官及四夷酋長朝武后於光順門。 56歲,調露元年(679年)五月初七,高宗令太子李賢監國。 57歲,永隆元年(680年)正月十九日,武后登洛陽城門樓,宴請諸王諸司三品以上及諸州都督刺史,太常奏新編《六合還淳》舞。八月二十二日,廢太子李賢爲庶人。二十三日,立英王李顯爲太子,改元永隆,大赦天下。 58歲,開耀元年(681年)正月初十,以太子初立,宴請百官及命婦於大明官。二十九日,高宗下詔免雍、岐、華、同四州兩年地稅。河南、河北遭水災處免稅一年。二月,武后表請赦杞王上金、鄱陽王素節之罪,乃以上金爲沔州刺史,素節爲嶽州刺史,仍不許朝集。七月二十二日,太平公主下嫁薛紹。閏七月二十四日,高宗病,令太子李顯監國。十一月初八,令廢太子賢遷巴州。 59歲,永淳元年(682年)二月十九日,皇孫重照滿月,改元永淳,大赦天下。三月二十五日,立皇孫重照爲皇太孫。 60歲,永淳二年(683年)七月,不久因高宗病重改爲來年正月。十一月初三,高宗病情加重,下詔罷來年封嵩山。十二月初四,改元弘道,大赦天下,高宗欲登則天門樓宣詔,氣逆不能上馬,乃召百姓入殿前宣詔。當夜,高宗崩於洛陽宮貞觀殿,終年56歲。遺詔皇太子柩前即位,裴炎等輔政,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武后進止。十一日,太子李顯即位,爲中宗。尊武后爲皇太后。 61歲,光宅元年(684年)正月初一,改元嗣聖,大赦天下,中宗立韋氏爲皇后。武太后撰寫《高宗天皇大帝溢議》及《述聖記》。二月六日,武太后與裴炎等廢中宗爲廬陵王,幽於別所。七日,立相王李旦爲皇帝,爲睿宗,改元文明,政事由武太后處理。八日,廢皇太孫重照爲庶人,流韋玄貞於欽州。九日,令丘神績往巴州監視廢太子李賢,以備外虞。以韋待價爲山陵修作使,率兵民營造乾陵。三月初五,廢太子李賢在巴州自殺。四月二十二日,遷廬陵王李顯於房州,二十六日遷均州。五月十五日,高宗靈柩運往長安,武太后作《高宗天皇大帝哀冊文》,留鎮洛陽。八月十一日,葬高宗於乾陵,廟號高宗,刻述聖記碑立於陵前。九月初六,武太后改元光宅,改東都爲神都。二十一日,武太后追王其祖:五代祖克己爲魯靖公,高祖居常爲太尉、北平恭肅王,曾祖儉爲太尉、金城義康王,祖華爲太原安成王,父士彠爲魏忠孝王。立五代祠堂於文水。二十九日,徐敬業以匡復爲名在揚州起兵。十月初六,武太后令李孝逸等率兵30萬討伐徐敬業。十八日,斬裴炎於都亭。十一月初四,武太后令左鷹揚衛大將軍黑齒常之爲江南道行軍大總管討伐徐敬業。十八日,徐敬業敗逃,部將王那相殺徐敬業後投降。李孝逸令追捕餘黨,平定揚州。 62歲,垂拱元年(685年)正月初一,因平息徐敬業反叛,改元垂拱,大赦天下。二月初七,武太后下詔:“朝堂所置肺石及登聞鼓不預防守。有上朝堂訴冤者,御史受狀以聞。”三月二十一日,再遷廬陵王李顯於房州。四月,下《求賢制》,制令自舉。十一月,武太后作《方廣大莊嚴經序》,撰《臣規》兩卷,普賜臣僚,以教爲臣之道。 63歲,垂拱二年(686年)正月,武太后欲復政於睿宗李旦,李旦固讓,請武太后繼續理政。武太后開始起用酷吏。三月初八,武太后令鑄銅匭,這是一個功能齊全的意見箱。十二月,免幷州百姓庸、調二稅,終其身。 64歲,垂拱三年(687年)正月初二,武太后封皇孫成美爲恆王,隆基爲楚王,隆業爲趙王。 65歲,垂拱四年(688年)正月初五,武太后在神都洛陽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廟,令四時享祀如京師太廟之儀。十一日,令毀乾元殿,就地建造明堂,由薛懷義督辦。四月,武承嗣造瑞石,讓唐同泰獻上,其文曰:“聖母臨人,永昌帝業。”武太后命名爲“寶圖”。五月十八日,武太后加尊號稱“聖母神皇”。七月初一,武太后更名“寶圖”爲“天授聖圖”,改洛水爲永昌洛水,“寶圖”所出爲“聖圖泉”,設永昌縣於泉側。封洛水神爲“顯聖侯”,嵩山爲“神嶽天中王”。又以先於汜水得瑞石,改汜水爲廣武。八月十七日,琅邪王李衝起兵反對武太后。武太后令丘神績討伐,未至,李衝已爲地方軍所敗。二十三日李衝被其舊部殺掉。二十五日,越王李貞起兵於豫州,攻陷上蔡。九月初一,武太后令左豹韜衛大將軍崇裕爲中軍大總管,岑長倩爲後軍大總管,討伐李貞,削李貞屬籍,改姓虺氏。 67歲,載初元年(690年),武則天廢睿宗,正式稱帝。自號“聖神皇帝”,改國號爲周。 69歲,長壽元年(692年),武則天派王孝傑帥軍收復安西四鎮,在龜茲國恢復設置了安西都護府。並遣軍常駐,從而結束了唐蕃在西域反覆爭奪的局面。 72歲,天冊萬歲元年(695年)十月,突厥默啜可汗遣使請降。武則天冊授他爲左衛大將軍、歸國公。 73歲,天冊萬歲二年(696年)十二月,武則天封禪嵩山。 74歲,萬歲通天二年(697年),殺來俊臣,結束了酷吏政治。 75歲,聖曆元年(698年)三月,復立被廢的廬陵王李顯爲太子。 79歲,長安二年(702年),於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置北庭都護府,取代金山都護府,統轄天山以北包括阿爾泰山和巴爾喀什湖以西的廣大地區,仍隸屬於安西都護府。 82歲,神龍元年(705年),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殺死二張兄弟,逼迫武則天退位,武則天被迫將皇位讓給兒子中宗李顯,復唐國號。同年十二月病逝於洛陽上陽宮,留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次年唐中宗復辟唐朝,還都長安,與高宗合葬於乾陵。
武則天(624年-705年),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爲唐朝功臣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後宮爲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媚娘,唐高宗時初爲昭儀,後爲皇后,尊號爲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爲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後自立爲皇帝,定洛陽爲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後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改諡號爲則天皇后,天寶八載(749年),加諡則天順聖皇后。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