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簡介

作者:佚名 程顥(1032-1085)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洛陽(今屬河南)人。嘉祐進士。神宗時爲太子中允監察御史裏行。反對王安石新政。曾和其弟程頤學於周敦頤,同爲北宋理學的奠基者,世稱“二程”。在洛陽講學十餘年,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的命題,認爲知識、真理的來源,只是內在於人的心中,“當處便認取,更不可外求”(《遺書》卷二上)。使心寂然無事,“廓然大公”,“內外兩忘”,即能“窮心”“儘性”。爲學以“識仁”爲主,認爲“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便須“以誠敬存之”(同上)。倡導“傳心”說,認爲前聖後聖所傳的不是聖人之道、聖人之心,而是自己的心,“己之心,無異聖人之心”,“欲傳聖人之道,廓充此心焉耳”。承認“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遺書》卷十一)。他和弟頤的學說後來爲朱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所著有《定性書》、《識仁篇》等。後人據其言論所編的《遺書》、《文集》、《經說》等,收入《二程全書》。
程顥(1032-1085), 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洛陽(今屬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監察御史裏行。反對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的命題,認爲“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便須“以誠敬存之”(同上)。倡導“傳心”說。承認“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 程顥學說在理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後來爲朱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其親撰及後人集其言論所編的著述書籍,收入《二程全書》。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