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卻道天涼好個秋。

出自於辛棄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原文: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譯文及註釋

更多

作者:佚名
譯文
人年輕的時候不知道什麼是愁苦的滋味,
喜歡登上高樓,喜歡登上高樓,
爲寫一首新詞沒有愁苦而硬要說愁 。
現在嚐盡了憂愁的滋味,
想說卻最終沒有說,想說卻最終沒有說
卻說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啊!
註釋
醜奴兒:四十四字,平韻。
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廣豐縣西南。因狀如廬山香爐峯,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棄疾罷職退居上饒,常 過博山。
少年:指年輕的時候。
不識:不...

創作背景

更多

作者:佚名
此詞是辛棄疾被彈劾去職、閒居帶湖時所作,創作時間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間。辛棄疾在帶湖居住期間,常到博山遊覽,博山風景優美,他卻無心賞玩。眼看國事日非,自己無能爲力,一腔愁緒無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題了這首詞。
參考資料:
1、
陳允吉 胡中行.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572-1573
2、
陸林編注.宋詞.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207-208

賞析一

更多

作者:佚名
詞的上片,作者着重回憶少年時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時代,風華正茂,涉世不深,樂觀自信,對於人們常說的“愁”還缺乏真切的體驗。首句“少年不識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棄疾生長在中原淪陷區。青少年時代的他,不僅親歷了人民的苦難,親見了金人的兇殘,同時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爭精神的鼓舞。他不僅自己有抗金復國的膽識和才略,而且認爲中原是可以收復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趕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爲“愁”,爲了效仿前代作家,抒發一點所謂“愁情”,他是“愛上層樓”,無愁找愁。作者連用兩個“愛上層樓”,這一疊句...

賞析三

更多

作者:佚名
全詞通過回顧少年時不知愁苦,襯托“而今”深深領略了愁苦的滋味,卻又說不出道不出,寫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變化。
上片說,少年時代思想單純,沒有經歷過人世艱辛,喜歡登上高樓(層樓),賞玩景緻,本來沒有愁苦可言,但是“爲賦新詞”,只好裝出一副斯文樣子,勉強寫一些“愁苦”的字眼應景。上片生動地寫出少年時代純真幼稚的感情。“不識”寫少年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愁”,十分真切。
下片筆鋒一轉,寫出歷盡滄桑,飽嘗愁苦滋味之後,思想感情的變化。“識盡愁滋味”概括了作者半生的經歷,積極抗金,獻謀獻策,力主恢復中原,這些不僅未被朝廷重視,反而遭受投降派的迫害、打擊。...

賞析二

更多

作者:佚名
這首詞是作者帶湖閒居時的作品。通篇言愁。通過“少年”時與“而今”的對比,表現了作者受壓抑、遭排擠、報國無路的痛苦,也是對南宋朝廷的諷刺與不滿。
上片寫少年登高望遠,氣壯如山,不識愁爲何物。無愁說愁,是詩詞中常見的文人習氣。下片寫而今歷盡艱辛,“識盡愁滋味”。“而今”二字,轉折有力,不僅顯示時間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經歷。在涉世既深又飽經憂患之餘, 進入“識盡愁滋味”的階段。 所謂“識盡”,一是愁多,二是愁深。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說,有的不便說,而且“識盡”而說不盡, 說之亦復何益? 只能“卻道天涼好個秋”了。比之少時的幼稚,這或許是老練成熟多了。其...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fanti.dugushici.com/mingju/14783

辛棄疾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爲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