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投軀報明主,身死爲國殤。

出自於鮑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

朝代:南北朝

作者:鮑照

原文:

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
徵師屯廣武,分兵救朔方。
嚴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
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
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樑。
簫鼓流漢思,旌甲被胡霜。
疾風衝塞起,沙礫自飄揚。
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投軀報明主,身死爲國殤。

註釋

更多
作者:佚名
譯文
  緊急徵召的文書從邊塞崗亭傳來,戰爭爆發的消息已經傳到京都。被徵召的騎兵駐紮在廣武縣,將兵分幾路解救被困的朔方。肅殺的秋天雖然十分寒冷,但戰士們的戰鬥豪情絲毫沒有減弱,他們手裏的弓箭更加強勁了。但敵人的戰陣也精銳而堅強。天子聽到敵兵氣焰囂張的消息,按不住心中的怒火,也親臨戰場與敵人一搏。戰爭十分激烈,傳送軍情戰況的使者往來不絕。軍隊沿石徑行進,如雁飛排成的行列;士兵依次渡過橋樑,如游魚前後連貫。軍樂流露出漢人的情思,戰士們的旌旗和鎧甲都披上了胡地的霜雪。他們冒着疾風衝鋒陷陣,戰場上的沙礫被揚起,隨風飄蕩。因爲天氣寒...

賞析

更多
作者:佚名
鮑照曹植《燕歌行》首句作詩題,並由曹詩“遙望胡地桑,枝枝自相值,葉葉自相當”等句引起邊亭征戰生活的聯想。在表現壯士赴敵投軀的忠良氣節時,穿插胡地風物奇觀的描寫,是南北朝時期罕見的接觸邊塞生活的名篇。
詩開頭就表現了邊亭告警的緊急情況:“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徵騎屯廣武,分兵救朔方。”敵方入侵的信息接連傳入京城,漢軍徵集馬隊,屯駐廣武,分遣精兵,出救朔方。前兩句“羽檄”、“烽火”用互文見義法,強化了軍情的危急。後兩句...
猜你喜歡:

鮑照

鮑照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爲亂兵所殺。他長於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