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賞析

作者:佚名
本篇選自《淮海集》,寫於元豐二年(1079)秋。這年春天,__author(125)(秦觀)author__要去會稽探望伯父,恰好__author(183)(蘇軾)author__自徐州調任湖州途經高郵,他們便一路同行,到吳興(湖州州治所在地)分手。秦觀到會稽後,聽說蘇軾被捕下獄,又渡江到吳興問訊,而後再經杭州返回會稽。本篇記述“中秋後一日”夜上風篁嶺訪__author(2399)(辨才)author__法師,當是這次路過杭州時的事。第一年,辨才、參寥派人到黃州慰問已被貶官的蘇軾,並捎去了秦觀寫的這篇《龍井題名記》。蘇軾看後寫道:“覽太虛題名,皆予昔時遊行處,閉目想之,瞭然可數。”(《秦太虛題名記》)
《淮海集》中另有一篇《游龍井記》,也是元豐二年所作。文中着重敘述有關龍井的文獻記載和傳說,解釋風篁嶺爲什麼多泉水,對所謂在龍井求雨有靈也發表了看法。比較起來,《龍井題名記》以入山訪友爲線索,具體地記述了出郭、渡湖、穿林、登山的行蹤,描寫了月下西湖山林的景物,“遊”的味道顯然濃一些。雖然這是一篇遊記散文,但對景物的細緻觀察與描繪,以及善於創造清幽的氣氛,同樣也體現了詞人秦觀的氣質和藝術特色。
“道旁廬舍,燈火隱顯,草木深鬱,流水激激悲鳴”這一句是作者“殆非人間之境”的感嘆。可想象出,深木樹林中,隱隱閃着火光,兩三戶人家坐落在這,是一種多麼愜意的境界。由此也可看出作者對此地美景的喜愛之情,又透漏出內心的歡愉。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72344/prose_appreciations/8800
元豐二年,中秋後一日,餘自吳興來杭,東還會稽。龍井有辨才大師,以書邀餘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寧,遇道人蔘寥,問龍井所遣籃輿,則曰:“以不時至,去矣。”
是夕,天宇開霽,林間月明,可數毫髮。遂棄舟,從參寥策杖並湖而行。出雷峯,度南屏,濯足於惠因澗,入靈石塢,得支徑上風篁嶺,憩於龍井亭,酌泉據石而飲之。自普寧凡經佛寺十五,皆寂不聞人聲。道旁廬舍,燈火隱顯,草木深鬱,流水激激悲鳴,殆非人間之境。行二鼓,始至壽聖院,謁辨才於朝音堂,明日乃還。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