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文言現象

作者:佚名
通假字
1.其爲時止十有一月爾。“有”同“又”,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止” 同“只”,不過 “爾”同“耳”罷了
2.夫十有一月之中, “有”同“又”,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
3.斂貲財以送其行,哭聲震動天地。“貲”同“資”,資財,錢財
4.蹈死不顧,亦曷故哉? “曷”同“何”
⒌ 獨五人之皦皦 , “ 皦皦”同“皎皎”,明亮的樣子,這裏指名聲顯赫
⒍ 斷頭置城上,顏色不少變。“少”同“稍”,一點兒,稍稍
古今異義詞
1.吾社之行爲士先者 “行爲”古:兩個詞——品行+成爲
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活動
2.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爲魏之私人
“私人”古:自己人,此處可譯爲“黨羽”、“爪牙”
今:個人
3.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
“按”古:考查、查究 今:壓住、依靠
4.斷頭置城上,顏色不少變。 “顏色”古:臉色 今:光的各種現象(例如紅色、棕色、桃紅色、灰色、綠色、藍色和白色等),或使人們得以區分在大小、形狀或結構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體的視覺或知覺現象
5.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於猝發
“非常”古:異乎尋常 今:副詞,十分,很
6.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視”古:比 今:看
7.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於戶牖之下
“首領”古:頭顱 今:借指某些集團的領導人
8.吳之民方痛心焉
“痛心”古:痛恨 今:極度傷心
⒐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
“發憤” 古:發泄憤怒 今:決心努力
⒑至於今,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
“至於”古:到了 今:表示程度、範圍
“當道”古:當權者,文中指當地的行政長官今:路中間 ⒒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慷慨” 古:胸懷大志或情緒激昂 今:大方,不吝嗇
⒓然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揚揚
“意氣” 古:神情 今:意志氣概,志趣性格
名詞活用
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名詞活用爲動詞,修墓
2.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疾病,名詞活用爲動詞,生病
3. 吾社之行爲士先者,爲之聲義 聲,名詞用如動詞,伸張
4.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爲魏之私人 撫,巡撫,當時省一級行政長官,這裏用作動詞,意思是撫慰。
5.緹騎按劍而前 前,方位名詞作動詞,上前
6. 贈諡褒美,顯榮於身後 榮,名詞的使動用法,使……榮耀
7. 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 隸,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奴僕那樣
8.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爲之記 記,名詞動用,作記
9.以旌其所爲 旌,名作動,表揚
形容詞/副詞活用
1.激昂大義,蹈死不顧 激昂,形容詞用如動詞,激動振奮
2. 亦以明死生之大 明,形容詞用作動詞,表明
3.不能容於遠近 遠近,形容詞用如名詞,遠近的百姓
4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 盡,副詞用如動詞,享盡
5.吾社之行爲士先者,爲之聲義 先,形容詞用爲名詞,先導、表率
動詞活用
1. 不敢復有株治 株,動詞用如名詞,株連治罪的事情 2.安能屈豪傑之流 屈,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屈身
3.衆不能堪,抶而僕之。僕,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倒下
4. 買五人之頭而函之 函,名詞動用,用盒子裝
變式句
(一)賓語前置(2句)
1.誰爲哀者?
疑問句,疑問代詞“誰”作賓語,賓語前置。按“爲誰哀者?”順序譯
2.鉤黨之捕遍於天下
“之”是提賓標誌,按“捕鉤黨於天下遍”順序譯
(二)定語後置(2句)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 應按“能不易其志之縉紳”順序翻譯
四海之大
(三)介詞結構後置(11句) (特別註明:只有介詞作狀語時,方可後置)
1.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
2.且立石於其墓之門
3.中丞匿於溷藩以免
4.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
5.而五人生於編伍之間
6.不能容於遠近
7.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於朝廷
8.贈諡褒美,顯榮於身後
9.列其姓名於大堤之上
10.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於戶牖之下
11.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
12.待聖人之出而投繯道路
13.顯榮於身後
判斷句
1.公之逮所由使也
2.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爲魏之私人
3.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4.故今之墓中,全乎爲五人也。
5.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非,否定判斷
6.斯固百世之遇也 固,副詞表判斷
7.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
被動句
1.激於義而死焉者也
2.予猶記周公之被逮
3.不能容於遠近
4.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
⒌鉤黨之捕遍於天下
省略句
1.誰爲哀者
2.斷頭置城上
3.激昂大義
4.待聖人之出而投繯道路
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於義而死焉者也。至於今,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於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爲。嗚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爲時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衆矣;況草野之無聞者歟?獨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爲士先者,爲之聲義,斂貲財以送其行,哭聲震動天地。緹騎按劍而前,問:“誰爲哀者?”衆不能堪,抶而僕之。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爲魏之私人毛一鷺,公之逮所由使也;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中丞匿於溷藩以免。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曰顏佩韋、楊念如、馬傑、沈揚、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揚揚,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談笑以死。斷頭置城上,顏色不少變。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買五人之頭而函之,卒與屍合。故今之墓中全乎爲五人也。
嗟乎!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而五人生於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且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於天下,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於猝發,待聖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觀之,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而又有剪髮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於朝廷,贈諡褒美,顯榮於身後;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於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無不有過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於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故餘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爲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
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