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ㄕˊ ㄨˇ ㄗㄨㄥˋ ㄐㄩㄣ ㄒㄧㄥˊ / ㄕˊ ㄨˇ ㄗㄨㄥˋ ㄐㄩㄣ ㄓˇ

十五從軍行 / 十五從軍徵

朝代:兩漢

原文:

十五從軍行,八十始得歸。(從軍 一作:徵)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

譯文二

更多

作者:佚名
剛滿十五歲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歲纔回來。
路上碰到一個鄉下的鄰居,問:“我家裏還有什麼人?”
(他說)“從遠處望去,你家就在那個松柏環繞着的墳墓中。”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裏進出,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
院子里長着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着井臺。
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着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譯文及註釋

更多

作者:佚名
譯文
十五歲就應徵去參軍,八十歲才退伍回到故鄉家中。
路上碰到一個鄉下的鄰居,問:“我家裏還有什麼人?”
“你家那個地方現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墓。”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裏出進,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
院子里長着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着井臺。
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煮湯算是菜。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贈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着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註釋
始:才。
歸:回家。
道逢:在路上...

鑑賞二

更多

作者:佚名
這是一首敘事詩,描繪了一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情景。開篇便有“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兩句,直言老兵“十五”歲從軍,“八十”歲方回,看似平淡無奇,實卻耐人尋味,頗見功力。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兩句中表露出主人公的思想脈絡由六十五年的征戰生活進入邈邈曠野、漫漫古道,對親人家園的現狀由茫然無際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詢問,一句“家中有阿誰”的追問,推出了作品的聚光點——家。六十五年了,豈敢奢望家人安然無恙、親人健在,能有一二倖存者已是不幸中之萬幸了。可是鄉人的回答卻如站在雪地裏澆下的一盆冰水。
擺在他面前的現實是:“...

鑑賞

更多

作者:佚名
《十五從軍徵》,是一首暴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少年從軍65年返回故里時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帶來的苦難。也同時說明了作者討厭戰爭,渴望和平,關心勞動人民。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主人公的思想脈絡由六十五年的征戰生活進入邈邈曠野、漫漫古道,...

創作背景

更多

作者:佚名
《十五從軍徵》是一首揭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感憤,催人泣下。
當時繁複的兵役使得那個時代充滿了小人物的心酸和無奈。沒有馬革裹屍,卻也垂垂而暮。
參考資料:
1、
吳小如等.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186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47591
猜你喜歡:
戰爭

佚名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