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ㄧㄡˋ ㄔㄥˊ ㄨˊ ㄌㄤˊ

又呈吳郎

朝代:唐代

原文: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
不爲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
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
已訴徵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譯文及註釋

更多
作者:佚名
譯文
草堂前的棗樹任由西鄰打棗,
她是沒有飯吃沒有兒子的一位婦人。
不是因爲窮困怎麼會做這樣的事情?
只因爲不讓她變恐懼所以需要轉變你的態度,變得可親。
那婦人防着你雖然是多心,
但你在棗樹周圍插上稀疏的籬笆就顯得太較真了。
貧婦人已經訴說過了因爲賦稅的徵求而一貧如洗,
我不由想到現在戰亂帶給百姓的災難而眼淚打溼了衣巾。
註釋
(1)呈:呈送,尊敬的說法。這是用詩寫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寫過一首《簡吳郎...

創作背景

更多
作者:佚名
這首詩出自《杜工部集》。767年(大曆二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kuí)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裏。草堂前有幾棵棗樹,西鄰的一個寡婦常來打棗,杜甫從不干涉。後來,杜甫把草堂讓給一位姓吳的親戚(即詩中吳郎),他自己搬到離草堂十幾里路遠的東屯去。不料這姓吳的一來就在草堂插上籬笆,禁止打棗。寡婦向杜甫訴苦,杜甫便寫此詩去勸告吳郎。以前杜甫寫過一首《簡吳郎司法》,所以此詩題作《又呈吳郎》。吳郎的年輩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說“又簡吳郎”,而有意地用了“呈”這個似乎和對方身分不大相稱的敬詞,這是讓吳郎易於受。

鑑賞

更多
作者:佚名
詩的第一句開門見山,從詩人自己過去怎樣對待鄰婦撲棗說起。“撲棗”就是打棗。這裏不用那個猛烈的上聲字“打”,而用這個短促的、沉着的入聲字“撲”,是爲了取得聲調和情調的一致。“任”就是放任。之所以要放任,第二句說:“無食無兒一婦人。”原來這位西鄰竟是一個沒有吃的、沒有兒女的老寡婦。詩人等於是在對吳郎說:“對於這樣一個無依無靠的窮苦婦人,我們能不讓她打點棗兒嗎?”
三四兩句緊接一二句:“不爲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困窮”,承上第二句;“此”,指撲棗一事。意思是:“如果不是因爲窮得萬般無奈,她又哪裏會去打別人家的棗子呢?正由於她撲棗時總是懷着一種恐懼的心情...
猜你喜歡:
憂國憂民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杜甫其他詩詞更多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