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生平

作者:佚名 初封代王 薄姬是吳(今江蘇)人,秦末,魏豹自立爲魏王,納薄姬爲妾。楚漢戰爭初期,魏王豹被韓信、曹參打敗,她也成了俘虜,後被送入織室織布,而魏豹被劉邦派去守滎陽,後被劉邦手下週苛爲除後患殺之。劉邦見薄姬有些姿色,就納入後宮。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她生下劉恆。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劉邦帶兵平定了代地陳豨的叛亂,就立8歲的劉恆爲代王,都於晉陽(今山西太原)。 登基爲帝 漢文帝的名字在中國歷史上是很有名的,“文景之治”就是對他政績的充分肯定。文帝名劉恆,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母親是薄姬。 劉恆在劉邦的衆多兒子中是很幸運的。劉邦共有八個兒子,呂后僅生了一個,即漢惠帝劉盈。在惠帝去世後,呂后爲了使自己長期掌握政權,對劉邦其他的兒子們大開殺戒,呂后共害死了四個。劉邦的大兒子劉肥最後未被陷害,得以善終。呂后最後死時,劉邦的八個兒子只剩下了劉恆和劉長。 在劉邦的衆子中,劉恆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個,這和他的母親有關。母親薄姬原是項羽所封魏國王宮的宮女,在劉邦打敗魏國後,將許多宮女選進自己的後宮,後來便和薄姬生了文帝劉恆。但劉恆出生後,薄姬卻遭到劉邦的冷落,地位一直是“姬”,沒有升到“夫人”,所以,文帝劉恆從小就做事小心,從不惹是生非,給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劉恆八歲時,三十多位大臣共同保舉他做了代王。雖然地位沒其他王子那樣顯赫,但這恰好幫文帝躲過了呂后的迫害,幸運地活下來,後來又幸運地登上了皇位。 劉邦的舊臣陳平和周勃在呂后死後,攜手誅滅了呂氏勢力,然後商議由誰來繼承皇位,代替當時呂后立的小皇帝劉弘,他們覺得劉弘不是惠帝的後代,不符合皇位繼承的法統。最後,他們相中了寬厚仁慈名聲較好的代王劉恆。於是派出使者去接劉恆赴長安繼承皇位。 劉恆見到使者,開始並不是很高興,相反,這使他起了疑心,他的屬臣們也意見不同,有的認爲是一個陰謀,有的則分析說不會有假。劉恆決定用占卜來決定吉凶。結果達到一個“大橫”的占卜結果,這個結果的意思是:大橫所裂的紋路很是正當,我不久要即位天王,將父親的偉業光大發揚,就像啓延續禹的那樣。占卜的人向他解釋天王即是做天子,比一般的王要高一級。 爲了以防萬一,劉恆在向長安進發的過程中一步步小心從事,深怕又中了計,喪命黃泉路。一是派舅舅薄昭先到長安探聽虛實,二是離長安城五十里的時候,又派屬下宋昌先進城探路。最後,小心的劉恆終於在陳平等衆大臣的擁戴下平安地繼承了皇位,住進了未央宮。 鞏固權勢 因爲得到皇位不易,文帝即位後首先任命自己的心腹負責守衛皇宮、京城,從根本上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然後,對於擁立他做皇帝的功臣們一一賞賜、封官晉爵,對於被呂后貶斥的劉姓王也恢復了稱號和封地,同時,對於跟隨父親劉邦開國的功臣們也分別賞賜、分封。這些措施使文帝的帝位得到鞏固。 除了用拉攏的手段鞏固權勢外,打擊重臣也是一項很有效的措施。這方面主要是對大功臣周勃的處理。周勃因爲擁立文帝有功,所以每次上朝結束後,出來時總是很驕橫的樣子,似乎也不把文帝放在眼裏。而文帝對他更加有禮,經常目送他離去。有大臣勸說文帝,不該對周勃這樣重禮,有失君主的身份了。從此,文帝的神色變得越來越嚴肅,而周勃則越來越敬畏。周勃的屬下及時提醒他:小心功高蓋主,引火燒身。周勃如醍醐灌頂,猛然醒悟了。於是辭去了右丞相(漢時以右爲上,陳平當時是左丞相,相當於副職)的職務,文帝很快也答應了。一年後,因爲陳平謝世,文帝又任命他做丞相,但僅十個月後,文帝又以列侯歸封國爲藉口免除了他的相職。當時,很多的列侯都住在長安,這給京城的糧食供應增加了很多負擔,所以,文帝就下詔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國去生活,即使朝廷恩准留在京城,也要將自己的兒子派到封國去。但很多人找各種各樣的藉口留在京城,這使文帝很生氣,便讓丞相周勃帶頭做表率,免了他的丞相職務。 在後來有人舉報周勃在家常身披盔甲,有謀反之心時,文帝馬上把他抓捕。周勃趕忙通過文帝的舅舅薄昭向文帝說明實情:被罷免丞相職務後害怕被抓,所以家中有些防備,但卻沒有反叛之心。文帝在重新調查後,沒有發現周勃謀反的事實,便釋放了他。這和封建時代很多皇帝相比,文帝做得確實很寬容。 鞏固皇權 文帝劉恆入京,僅帶宋昌、張武等六人。漢文帝下定決心要儘快整合皇權體制,以恢復和加強國家政權的運轉能力。 ①掌握軍隊 軍權是最大的權,文帝深諳此道,所以在他進入未央宮的當天夜裏,就命令宋昌爲衛將軍,鎮撫南、北二軍;命張武爲郎中令,巡察保衛宮中。有司衙門分別誅殺少后帝及其三個弟弟於他們自己的府第裏。皇帝回到前殿,連夜頒佈詔令,大赦天下。 文帝知道自己在漢廷並無雄厚的政治基礎,有的宗室認爲他是“摘桃派”,僅僅是依靠一批老臣的擁戴而登上皇位的,他所面臨的是不斷壯大和日益驕橫的諸侯王勢力,所以他首要的任務是採取恩威並施的兩手策略來鞏固皇權。 ②封賞功臣 漢文帝即位之後,首先封賜誅諸呂有功之臣。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十月,封周勃爲右丞相,陳平爲左丞相,灌嬰爲太尉,組成新的漢廷中央。隨劉恆入朝的官員,有的官至列卿。 除了保留舊有的諸侯王之外,漢文帝又立了一批新的諸侯王。同年十二月,立原趙幽王劉友之子劉遂爲趙王;徙封原琅邪王劉澤爲燕王。後來,又立劉遂之弟劉強爲河間王;朱虛侯劉章爲城陽王;東牟侯劉興居爲濟北王;立皇子劉武爲代王,又徙封爲淮陽王,後徙封爲樑王;封劉參爲太原王;劉揖爲樑王。 同年正月,即劉恆即位三個月後,根據羣臣的建議,文帝立長子劉啓爲太子。這樣,自漢高祖以來,預立太子就成爲漢家的定製。三月,立竇氏爲皇后。 ③鎮壓叛亂 由於漢王朝大力推行無爲政治,對諸侯王勢力的惡性發展,起了催化作用。諸侯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必然使劉氏宗室內部在皇權和王權的分割問題上產生了尖銳的矛盾,這個矛盾從文帝即位後就開始激化了。文帝三年(前177年),濟北王劉興居叛亂,首開王國武裝反抗漢廷之先例。文帝派兵鎮壓,叛軍頃刻瓦解,劉興居被俘後自殺。 只過了三年,淮南王劉長又舉起了叛旗。但尚未行動,即被朝廷發覺。文帝派人傳訊劉長入京,罷去他的封號,將他發配蜀郡。途中,劉長絕食而死。 賈誼獻策 兩起叛亂雖被平息了,但漢初諸侯王勢力的惡性發展,實際上已成爲對抗中央朝廷的分裂勢力。朝廷中一些有識之士,認爲到了非從根本上解決不可的時候了。賈誼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時年28歲的賈誼上《陳政事疏》(即《治安策》),提出兩點:第一,親疏不是主要問題,即同姓諸侯王不比異姓王可靠。第二,是強者先反叛,弱者後反叛,在這樣的封國條件下,最後都是要威脅中央集權政權的。賈誼提出解決的辦法就是“衆建諸侯王而少其力”,即分割諸侯王國的勢力,從而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 文帝十分欣賞賈誼的《治安策》,然而,當時他正用心於穩定政局,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形勢不允許他與諸侯王公開對抗。直到文帝十六年(前164年),齊王劉則死,無子嗣位,文帝才分最大的齊國的六國。又封劉長的三子劉安、劉勃、劉賜等爲王,將淮南國一分爲三。賈誼關於衆建諸侯的建議,至此才得以實施,但皇權和王權的矛盾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分權和集權的問題依然存在。由於文帝對同姓諸侯王基本上採取姑息政策,所以導致了景帝時期的吳楚七國之亂。 去世 劉恆個人躬行節儉勵精圖治最終開創治世“文景之治”,公元前157年6月,漢文帝劉恆駕崩,在位23年,享年47歲。葬於霸陵。其廟號太宗,諡號孝文皇帝。 遺詔 原文:朕聞之: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當今之時,世鹹嘉 生而惡死,厚葬以破業,重服以傷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無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臨,以離寒暑之數,哀人之父子,傷長幼之志,損其飲食,絕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也,謂天下何!朕獲保宗廟,以眇眇之身託於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餘年矣。賴天地之靈,社稷之福,方內安寧,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過行,以羞先帝之遺德;維年之久長,懼於不終。今乃幸以天年,得復供養於高廟。朕之不明與嘉之,其奚哀悲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臨三日,皆釋服。毋禁取婦嫁女祠祀飲酒食肉者。自當給喪事服臨者,皆無踐。絰帶無過三寸,毋布車及兵器,毋發民男女哭臨宮殿。宮殿中當臨者,皆以旦夕各十五舉聲,禮畢罷。非旦夕臨時,禁毋得擅哭。已下,服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纖七日,釋服。佗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率從事。佈告天下,使明知朕意。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歸夫人以下至少使。皇帝之有成文的遺詔,自漢文帝開始。 本文節選自《史記·孝文本紀》,這篇遺詔和漢文帝平時行事相符,比較可信。遺詔的主要內容,是文帝訓告臣下在他死後務必免除繁文縟節,省除靡費,節喪薄葬,並遣散後宮女侍等。詔文謹慎謙抑的語氣,顯示了漢文帝淳樸寬厚的性格。
漢文帝劉恆(前202年—前157年),漢高祖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之庶弟。前196年劉邦鎮壓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爲代王,其爲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高祖死後,呂后專權,諸呂掌握了朝廷軍政大權。前180年,呂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迎立代王劉恆入京爲帝,是爲漢文帝。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讀古詩詞網 - 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